螺旋CT正交三平面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螺旋CT正交三平面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赵淑军朴香花王威娜马英平张卉

赵淑军1朴香花2王威娜3马英平1张卉4

(1哈尔滨市妇产医院CT室150076;2哈尔滨市妇产医院感染科150076)

(3黑龙江省二院妇产科150000;4哈尔滨市妇产医院妇产科150076)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408-02

【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正交三平面对部分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妇科盆腔肿瘤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三维彩超检查后,再行CT薄层平扫,采用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获得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正交三平面图像,重点观察病变的内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60例妇科肿瘤病变中,子宫肌瘤28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颈癌6例,卵巢囊肿12例,卵巢囊腺瘤9例,卵巢畸胎瘤2例,卵巢癌1例。结论螺旋CT正交三平面图像为临床提供妇科盆腔肿瘤的空间信息较超声更显优势,明确显示病变部位、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超声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为临床医师治疗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正交三平面妇科肿瘤

女性盆腔疾患,尤其子宫、附件肿瘤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回顾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肿瘤的临床及CT正交三平面图像的影像资料,旨在研究多排螺旋CT正交三平面图像对部分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10-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妇科盆腔肿瘤60例,患者年龄35-68岁,平均45岁,临床上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下坠感、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为主要表现[1]。

(二)CT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行三维彩超检查后,术前再行多排螺旋CT检查。采用德国Emotion6螺旋CT扫描机。检查前8-12小时口服2%泛影葡胺500ml充盈胃肠道,并饮水充盈膀胱,已婚妇女进行阴道填纱。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以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向上做连续扫描至髂嵴,如肿瘤超出髂嵴,则向上扫描至肿瘤病变上界。每例原始数据后处理在工作站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获得正交三平面图像(三平面正交角度分别为90度),重建层厚为2mm。

(三)图像观察:由2名高年资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观察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壁结节及分隔,肿瘤内成分及CT值,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做出综合分析及诊断。

二、结果

本组60例女性盆腔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28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颈癌6例,卵巢囊肿12例,卵巢囊腺瘤9例,卵巢畸胎瘤2例,卵巢癌1例。

(一)发生于子宫的肿瘤

1、子宫肌瘤28例

1.1子宫壁间及粘膜下肌瘤21例:子宫增大及轮廓变形,局部与子宫相连实性肿块,CT值为28-36HU,可呈分叶状;其中发生囊变及坏死13例,CT表现为密度不均,CT值为9-28HU;其中发生钙化6例;发生脂肪变2例,超声检查不明确,疑似畸胎瘤,CT表现为肌瘤内伴脂肪密度,CT值为-20HU至-50HU,CT正交三平面图像清晰显示(图1)。

1.2浆膜下子宫肌瘤5例:与子宫相连凸出于子宫壁外实性肿块,内密度均匀。

1.3巨大子宫肌瘤2例:软组织密度肿块,大小约为16cm×12cm×10cm,内密度不均,呈鱼肉状,CT值为18-38HU,上界达肝下缘,压迫肾脏及周围肠腔,造成肾积水及肠梗阻,下界达盆腔,压迫膀胱造成膀胱充盈不全。

2、宫颈癌6例

2.1Ⅱa期2例:宫颈增大,形态失常,密度不均,宫旁结构未见明显受侵。

2.2Ⅱb期2例:宫颈增大,边缘不规则,宫旁组织受累,癌肿累及阴道壁,限于阴道上2/3,CT正交三平面图像清晰显示(图2)

2.3Ⅲ期1例:宫颈和累及子宫和宫旁的软组织块影,病变累及闭孔内肌、梨状肌、子宫阔韧带、主韧带、骶韧带,一侧附件受累。

2.4Ⅳ期1例:在Ⅲ期基础上膀胱受压,直肠周围脂肪层消失,盆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

3、子宫内膜癌Ⅱ期2例

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地增大,腔内水样低密度影,CT诊断需结合临床。

(二)发生于卵巢的肿瘤

1、卵巢囊腺瘤9例

1.1浆液性囊腺瘤6例(其中2例为双侧):形态不规则,CT值为9-26HU,囊壁局部不规则增厚。1例为多房,CT正交三平面图像清晰显示其中分隔及周围肠腔粘连。1例见壁结节,周围肠管受压。

1.2粘液性囊腺瘤3例:附件区囊状低密度,CT值为22-57HU,未见壁结节及钙化,2例为多房,膀胱及周围肠管受压。

2、卵巢囊肿12例

2.1单纯及功能性囊肿8例:2例双侧,6例单侧,附件区囊状水样低密度,壁薄,内密度均匀,CT值为6-16HU,膀胱受压。

2.2巧克力囊肿4例:附件区囊状低密度,内局部密度高,CT值为18-52HU,1例术中见囊腔内合并出血,故CT值较高。

3、卵巢畸胎瘤2例

附件区肿块,内见牙齿、脂肪及软组织密度。

4、卵巢癌Ⅱc期1例

盆腔内附件区软组织块影,大小约8×7cm,CT值为28-51HU,内见坏死,CT值为3HU,子宫、直肠受压变形及肠管受压移位,并见少量腹水。

三、讨论

妇科盆腔肿瘤临床较常见,种类较多,三维彩超是妇科盆腔检查的首选,但经腹超声探头有局限性,当患者膀胱充盈不足、肥胖、肠气干扰、肿块较小时,加之医生的操作因素,诊断效果有时不理想,经阴道超声采用的高频探头,明显增加了分辨率,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当肿瘤较大时,超声不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病变范围及周围受累情况,从而对临床帮助有一定局限性。而多排螺旋CT采用MPR技术获取正交三平面图像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分析本组病例:(一)发生于子宫的肿瘤:1、当子宫肌瘤发生囊变、坏死,尤其发生钙化及脂肪变性时,超声表现缺乏特征性表现,而CT通过CT值的测量能较好地反映这些组织结构,CT正交三平面图像能清晰显示其位置及大小。2、对于巨大子宫肌瘤,超声不能直观显示其病变范围及周围受累情况,而CT正交三平面图像清晰显示,为术者扩大了手术视野。3、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治疗前分期对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CT的MPR正交三平面图像在矢状面上可显示子宫、宫颈和阴道,可全面分析宫颈癌肿块生长特征,从不同角度显示宫颈癌发生部位,与邻近器官关系及周围器官的浸润程度,淋巴结的大小与肿大淋巴结的位置,以及肿块的内部变性程度。对宫颈癌临床分期具有指导意义[3],从而对手术方案和手术范围的选择有指导和实用价值。(二)发生于卵巢的肿瘤:1、卵巢囊腺瘤中的分隔、单或多房、囊壁及囊内容物,CT的MPR正交三平面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观察更直观[4]。2、单纯及功能性囊肿的囊内为水样密度,CT诊断准确。3、卵巢畸胎瘤中见到脂肪、牙齿等密度,便可明确诊断,MPR正交三平面图像为术者提供多角度观察,明确肿瘤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4、卵巢癌:MPR正交三平面图像作为临床分期的重要影像依据,从而指导选择治疗方法。

通过60例患者我们了解到,对下列情况,应该和有必要进行螺旋CT检查,采用MPR技术获取正交三平面图像:(1)观察盆腔肿瘤的内部情况,例如有否囊变、坏死、钙化及脂肪变性。(2)肿瘤较大时,对周围侵犯的范围不明确。(3)需要对恶性肿瘤如宫颈癌等进行分期的判定,以便指导手术方式。(4)三维彩超对妇科盆腔肿瘤观察不甚明确。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在薄层扫描基础上,采用MPR技术获取横断、冠状、矢状正交三平面图像能直观多角度多层面清晰显示部分妇科盆腔肿瘤大小、位置、来源、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的空间信息较超声更显优势,在分辨脂肪、出血、钙化上较超声更为优越,可作为超声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5],对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分期选择手术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图一)子宫肌瘤发生脂肪变性

(图二)宫颈癌对左上阴道壁侵犯

(图三)卵巢囊腺瘤及子宫多发平滑肌瘤

参考文献

[1]李莹,任艳蕾.经引道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81-3782.

[2]张金娥,陈文卫,张玉国等.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8):620-622.

[3]谭秀钟,蓝博文,刘国荣等.宫颈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24期.

[4]宋庆轮,张聪,李文等.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年第28卷7期.

[5]周天民、李勇.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临床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