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胆道系统的超声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病毒性肝炎患者胆道系统的超声观察

陈琦东倪超云陈丽燕陈燕芳易墩化

陈琦东倪超云陈丽燕陈燕芳易墩化(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超声科362400)

【摘要】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系统损害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用B超观察261例各种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胆道系统的声像图表现。结果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胆道系统异常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患者(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系统损害与临床类型、病程长短、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用B超动态观察胆系改变,及时检测肝功能,对指导临床用药、判断肝炎病情轻重及预测肝炎慢性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胆道系统B超

【中图分类号】R3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18-01

UltrasonographicViewofVirusHepatitiswithGallBladderSystemLesion

Chenqidong,Nichaoyun,Chenliyan,Chenyanfang,Yidunhua

DepartmentofUltrasound,AnxiCountyHospital,Fujian362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rulesandaffectfactorsinvirushepatitisgallbladdersystemlesion.Methods261patientsofgallbladdersystemwitheverytypesclinicvirushepatitiswereexaminedbyultrasound.ResultsTherewereobviousdifferencesbetweengallbladderwithheavyhepatitis、cirrhosisandthatwithacutehepatitis、chronichepatitis(P<0.05).ConclusionsB-USimagesofgallbladderwithvirualhepatitishadmanyabnormalappearanceswhichofferedavaluablerefrenceindexforclinicaldiagnosis.

【Keywods】VirushepatitisGallbladdersystemUltrasonography

诸多原因可引起胆道系统的异常,病毒性肝炎患者也大多伴有胆道系统的损害,这说明肝炎病毒并不是嗜一性病毒,它对肝外组织及器官也有损害。我们对26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B超观察,通过了解本病胆道系统继发改变,以便为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261例病毒性肝炎均为我院2009年2月~2011年6月部分住院病人,既往均无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病史;其中男196例,女65例,年龄8~69岁,病程5d~31年,261例患者中,重型肝炎5例,急性肝炎114例,肝炎肝硬化110例,慢性肝炎32例。全部肝炎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采用日产ALOKA-SSD256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病人查前均禁食12小时以上,当日晚饭后禁饮食,次日清晨空腹进行检查,多取仰卧位,左右侧卧位作多切面扫查。分别观察胆管、胆囊改变情况。同时观察胆囊内有无异常回声。常规检查肝脏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肝静脉走向、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及脾静脉内径等情况。凡异常者于恢复期用同型B超仪进行复查,并同时检查患者肝功能。

2结果

261例患者胆系B超检测结果,见附表。

附表各型肝炎胆道系统损害情况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胆道系统异常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患者(P<0.05)。

3讨论

本组无论急性或慢性肝炎对胆道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重型肝炎胆囊损害最为严重,肝炎肝硬化患者胆管粗糙、管腔狭窄、胆囊体积增大、壁增厚、胆汁淤积以及结石等情况,有腹水时,胆囊呈双边征像。急性肝炎以囊腔缩小、囊内呈类实质样改变为主,以致很难辨认胆囊。慢性肝炎以胆管模糊、胆囊壁粗糙并增厚,胆囊内合并结石、息肉为主,与文献报道相似[1、2、3]。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胆道系统异常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患者(P<0.05),提示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系统损害与临床类型有关。

肝炎胆系声像图异常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肝细胞受损后由于胆汁分泌异常、胆酸合成障碍、胆汁成分改变引起胆囊内膜的慢性炎性增厚。(2)肝硬化门脉高压可使NO慢性升高,而NO对胆囊及囊壁的平滑肌具有强大松弛作用。(3)血浆的低蛋白血症引起胆囊壁水肿。(4)慢性肝炎患者胆道上皮的基底膜免疫复合物形成[4]。(5)其它:如肝炎病毒对胆囊壁直接或简接的侵犯[5];肝胆淋巴回流障碍;钠水潴留等。

B超动态观察本组病例,我们发现患者病程长短,肝功能受损程度与胆道系统损害发病率成正相关,且大部分急性肝炎患者胆道系统异常改变明显早于血液系统检查肝功能的改变。我们对114例急性肝炎患者进行B超动态观察,发现约80%患者早于肝功能试验异常1周左右出现胆道系统异常现象。急性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一般为14-40d不等,早期临床表现主诉多样,无典型症状。急性肝炎随着病情好转或痊愈,胆系异常也减轻或恢复正常。而慢性肝炎患者胆囊异常恢复较慢。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胆囊改变呈现以胆囊水肿,囊内透声差,出现絮状回声到胆石形成,以及胆石逐渐增大增多的过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病变与胆系异常呈同步进展。笔者认为,急性肝炎B超检查胆囊异常改变的声像显示早。根据胆囊异常改变,提示临床应高度注意,并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同时用B超动态观察胆系改变,及时检测肝功能,对指导临床用药、判断肝炎病情轻重及预测肝炎慢性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祁金玉.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胆道系统损害的超声诊断分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2):98-99.

[2]郎奎玲.病毒性肝炎胆囊异常B超诊断-附218例分析.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87:9(2):122.

[3]林春,张月英,张良宏.878例病毒性肝炎B超胆囊声像图分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s):82-83.

[4]潘伯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外表现.国外医学,流行病传染病学分册,1986,13(3):121.

[5]SarlesJC.HormonalcontrolofsphinelerofOddi.DigDisSei,1986,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