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1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实践

李时新

李时新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110031)

【摘要】儿科输液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容易被儿科护士所忽视,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够使患儿顺利通过门诊输液治疗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家长满意,使患儿身心保持健康。

【关键词】儿科输液护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340-01

儿科输液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儿的沟通技巧,它既包括对患儿的沟通,又包括对于患儿家长的沟通。沟通不仅使患儿在快乐中输液,而且沟通也使家长对护士信任、放心和满意,同时,沟通还能够使患儿的身心保持健康。

1为输液患儿创建一个良好的输液环境

创建一个良好的输液环境是消除患儿紧张和拉近临床护士与儿患儿的距离的一个平台。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患儿采取个性化的环境布局,对于6个月~2岁患儿,室内采用更加温馨布局,天花板上挂上彩带和风铃,墙壁上贴上卡通唐老鸭、米老鼠图案以及各种儿童喜爱的动物和其它图案的画片。对于2岁~3.5岁的患儿,室内墙壁以简单的拼音字母和简单的加减法数字制作成卡通形式的图案,同时,还可以为这一年龄段的患儿看卡通片电视,以缓解患儿的紧张。对于4岁以上的患儿,VCD电视可以播放儿童故事片、儿童立志片等。通过这些儿童故事片和儿童立志片的播放,不仅缓解患儿的紧张心理状态,而且,也有利用儿童未来的成长。

2沟通技巧

2.1使患儿愉快的接受治疗在患儿的门诊输液中,临床护士在输液治疗中要注重与患儿的沟通,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与患儿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因他们平时顽皮、好动,患病后,由于身体难受、饮食不佳和大小便不畅,患儿多以烦躁和哭闹的情绪表现在临床护士面前,此时,临床护士要以关爱患儿为出发点,在临床输液中,以真切拥抱和友好抚摸,让患儿首先消除对护士的恐惧感,另外,通过临床护士与患儿进一步沟通,使患儿在输液穿刺时放松,输液过程中消除各种紧张情绪,直至完成每一次的临床输液。

2.2以娴熟的穿刺技术,让患儿放松,让家长放心

临床护士娴熟的穿刺技术在儿科门诊输液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患儿的输液治疗中,每一次穿刺的成功,不仅是患儿和家长的信赖的基础,而且,也是沟通技巧的一部分。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积累不同血管、不同部位穿刺的经验,使自己的穿刺技术娴熟、准确、尽量做到镇静自如、有条不紊、一针见血,才能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接受。

2.3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对患儿来说,打针或者静脉输液对患儿来说毕竟是可怕的,挣扎哭闹也是他们自然的表现。对于患儿的沟通也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对于懂事的患儿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加以鼓励;对于小女孩患儿则要称她赞长得漂亮,衣服穿的也漂亮,如果哭了话,那就不漂亮了。同时,我们在采取激励和鼓励方法以及用小玩具和发糖果的办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让患儿选择护士和选择穿刺部位,使黄而在高兴和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治疗。

2.4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家长因自己孩子生病而焦虑万分,无所适从。尤其是连续几天高热的患儿,家长的焦急更是可想而知,我们临床护士在同情和理解家长的同时,向患儿家长讲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和让家长充分了解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以消除家长焦急和不安。在患儿的每一次的治疗过程中,都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让不和谐因素消灭在萌芽中。另外,在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给予关怀,对于在输液中体温继续升高的患儿,采取便物理降温便输液的办法,使患儿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体温。对于血管痉挛收缩,末梢循环不好,手脚冰凉的患儿,采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末梢血管之后再进行穿刺。

3讨论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护患沟通是一门艺术[1],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作方法。儿科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和极强的责任心,而且还要具备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2]。临床护士在为患儿输液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性别患儿和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方法,使患儿在高兴中完成临床输液治疗。同时,儿科护士还要不断加强沟通能力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掌握儿童各个时期的身心发育特点,采取比较恰当的沟通方式,使患儿身心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8.

[2]韩静.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