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

魏志勇

魏志勇(安徽省濉溪县医院内分泌科235100)

【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方法:选取近几年20例不同年龄段及服用药物不同引起低血糖的病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转归,结果:低血糖绝大部分治疗恢复正常,少部分引起后遗症。结论:糖尿病病人并发低血糖主要是治疗不当检查不及时及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01-02

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脑水肿、昏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六年来20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方法

2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本院和门诊病人。男12例,女8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1-30年。Ⅰ型糖尿病3例,Ⅱ型糖尿病17例。本组病例低血糖症状表现不一,有明显饥饿、乏力、出汗、焦虑、面色苍白、心慌、心悸、心动过速、血压偏高、肢体冷、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者有12例,精神症状者1例昏迷者5例,2例表情淡漠、反应迟钝,1例表现为偏瘫。化验检查血糖均在3.0mmol/L以下。

2结果

立即暂停降糖药物,8例应用进食糖水或甜食后治愈,12例应用不同剂量的高渗葡萄糖液静注后好转,无一例死亡。

3结论

糖尿病治疗中很多原因可导致血糖低。

3.1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过量或应用不当,是引起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常见诱因。因为优降糖作用强,半衰期长达12小时,药物作用时间为10-15小时,所以它更容易引起低血糖。另外有人不知道消渴丸中含有优降糖而误认为是纯中药制剂,有的将与优降糖联用,而这样的患者多来自乡村老年病人。

3.2糖尿病治疗中伴有感染(包括上感、肺炎、胆囊炎、肠炎等)也是引起血糖低的常见原因,感染引起的机体代谢率增加,糖消耗增多,其次感染时饮食减少,引起糖吸收减少,如仍按原剂量用药,便可出现低血糖。

3.3动物短效胰岛素由于过量或未按时进食而发生餐前低血糖较多,人胰岛素纯度高,短中效预混制剂半衰期长,低血糖反应往往在下半夜到次晨发生。

3.4低血糖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短效药物过量或饮食减少或运动量加大引起的低血糖,往往症状发生快而明显以自主神经兴奋为主,而长效药物多是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如表情淡漠、嗜睡、抽筋、昏迷,个别还表现性格情绪异常、睡眠差、甚至恶梦,低血糖表现与血糖绝对值、血糖下降速度、个体差异有关[1]。人胰岛素治疗中引起不自觉低血糖也有报道。

3.5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低血糖反应密切相关,血管病变引起的功能障碍或损害可延缓和减少药物代谢与排泄,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形成药物蓄积。有的随着肾功能损害,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若未注意减量就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3.6调节血糖的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特别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相对或绝对减少,或消耗过多,胰岛分泌过多,肝糖储备不足,糖异生系统失常等情况可以发生低血糖。

3.7低血糖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发现不及时所造成的。所以医务人员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要做好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指导用药,而且要使病人或家属了解药物的作用特点、副作用及低血糖的早期表现。条件好者除外要带上“糖尿病急救卡”和葡萄糖片或甜食,经常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并遵循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原则,保持生活规律,按时按量进餐,注意个体差异,定期检查发现并发症。老年或有严重性、肝、肾、脑疾患的患者不用优降糖,血糖也不宜控制过于严格,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不超过11.1mmoL/L为宜[2]。要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尽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影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65.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