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语言与患者心理问题浅析

/ 2

护士语言与患者心理问题浅析

任超1路英慧2(通讯作者)毛铁

任超1路英慧2(通讯作者)毛铁2

(1吉林省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13005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3005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061-02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患者除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法外,临床医务人员掌握着患者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熟练技术,对预防和减轻疾病是极为重要的。在护理工作中掌握了患者的重要心理状态后,语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心理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手段。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的语言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护士的语言可以为病人带来喜怒哀乐。美好的语言是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的主要工具,语言可以医治病人的伤痛,增强病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力量,从而使病人建立起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和身体应激状态,使身体早日康复。

1护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护理语言是沟通护患情感的纽带,美好的语言能沟通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相互之间诚挚的情感,它像桥梁一样,把医护人员和病人紧紧连在一起。护士应无微不至地关心病人,以坦诚的语言同病人进行交谈,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端庄的举止、正派的医疗作风服务于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和蔼亲切的护理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这就意味着护患关系做得好坏、护理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与语言有直接的关系。故护士应尽快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病人的情况,运用恰当的语言去帮助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护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一种,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它能反映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所以人的语言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护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而且很多时间是与疾病缠身的病人打交道,护士使用诚恳、体贴、安慰、鼓励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因此,护士的语言交际比其他职业显得更重要。

2护士和患者交往中的语言要求

护士掌握恰当的语言沟通技巧在处理护患关系中非常重要。当护士的语言非常得体,能够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时,患者就会更加信任你,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逐渐拉近。这种拉近的心理距离不仅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反之,则会引起患者的不快,甚至会使患者对护士产生误解,患者就会极度反感,甚至故意用各种行为刁难护士。所以我们说,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

经过对很多患者的调查,我们体会到护士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明了、清晰,才能使患者容易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学会善意地隐瞒和回避,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最佳效果。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告诫人们在与他人交流时若善于应用语言的技巧,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恶果。所以护理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自己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如:一位咯血病人前来就诊,值班护士耐心解释病情并安慰病人说:咯血的量不多,我们会及时为您处理,请不要紧张。护士用文明语言为病人解除了心理负担,患者感动的说:“护士就像自己的姐妹一样关心我,我感到病情一下子减轻了好多。”反之如果护士一脸严肃生硬的说:您的咯血量己达到重度标准,我们虽然会竭尽全力为您治疗,但还是请您和家属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试想此时患者的心理负担会有多重,承受能力极端脆弱的患者就此放弃治疗也是大有可能的。

3使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

3.1要对患者使用得体的称呼语。

(1)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称呼语。

(2)不可以用床号取代对患者的称呼语。

(3)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应使用适当的敬称以示尊重。

3.2对待患者要有真情实感。多数人在患病后,其各种心理活动、情绪举止都会变得十分消极,而消极的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以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以沉着、镇静的心情来安慰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来同情患者。

3.3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想使护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护士必须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患者的心目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护士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在对待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时,护士应该耐心、细心,尽量使患者感觉不孤单。在对待思想负担重的患者时,护士应该多关心、多询问,尽量解除患者的顾虑。在对待新入院的患者时,应该热心,以求尽快消除患者的生疏感。

4要善于把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效果

对于非语言交流,可能很多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都不十分注意。非语言交流又叫体态语言,是一种利用声音、触觉、空间来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此种交流方法不但能够表达语言交流所无法表达的意思,而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气质、风度,有助于加深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①手势。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将手势与口语配合起来使用。例如在对待发高烧的患者时,护士可以一边询问患者病情,一边用手触摸患者的前额。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关切。在对待病房内大声喧哗的患者时,护士可以一边用食指压住唇部做“嘘”的口形,一边凝视着患者。这样一般要比用口语批评患者更为有效。

②面部表情。研究发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个信息的准确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流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常用且有效的面部表情就是微笑和恰当的眼神。护士的微笑可以给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患者以鼓舞。例如当患者焦虑时,护士会心的微笑能给患者以安慰。当患者恐惧不安时,护士镇定、从容不迫的微笑能给患者以镇静和安全感。另外,护士恰当的眼神还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例如在巡视病房时,护士虽然不可能每个床位都走到,但仍应以眼神环顾每位患者,使每位患者都感觉受到了关注。

5要善于使用职业性的口语

①礼貌性语言。在护患交往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应该时时处处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尤其在回答患者的问题时要做到同情关切、热情有礼,避免使用冷漠粗俗的语言。

②保护性语言。为了防止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刺激,护理工作者对于患者的不良预后应使用保护性语言。

③保密性语言。对于患者的隐私,护理工作者应该为患者保密。在未经患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工作者决不能将患者的隐私向他人透漏。

6要巧用避讳语

护士这个职业要求护士必须将患者的护理过程及护理规程向患者做全面的讲解。这样就导致护士必须经常对患者说一些不便直接说明的话题或内容,如“耳聋”“腿跛”等。这时护理工作者就需要使用一些避讳语来进行委婉的表达,例如将“耳聋”改为“重听”,将“腿跛”改为“腿脚不方便”等。

7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患者就诊、检查、确诊到治疗的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是关键,而护理语言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活动改善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善意温馨的语言给患者的心理上带来帮助以及安慰和鼓励,冰冷生硬的语言则会给患者的心理上带来压力以及恐惧和不安。因此,护士语言修养和语言艺术至关重要,这也是良好医德的具体体现。总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中,护理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护理语言的沟通技巧,把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心和其他各种真挚的感情融入护理语言中,并采用文雅、谦虚、和气的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使护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