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作)梦谈辨证施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3

从发(作)梦谈辨证施治

赵鸿汉田辉(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84-03

【摘要】清代医家唐容川曰:“梦乃魂魄役物,恍有所见之故也……。”我认为梦同样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病变化的信息反映,从临床中可以看到它是有一定的病发予兆性,是为医者提供和传送情报的信息途径。故,身为医者断不可忽视这一信息反映,不过作梦应当分为生理性发梦与病理性发梦两种。所谓生理性作梦:即大脑未有安静,魂魄未有入於肝肺而游溢於体外,脑海中对已过之往事或末遇之新事、如景区。人群、或心存过高之欲望至入寐时脑海中产生一种复影;所谓病理性发梦,是以发梦次数频繁,昼夜不得眠,合目而梦者,甚者作梦险噩恐怖,惊心动魄或思梦绵绵而交媾伤及身体者称之病理性作梦。

【关键词】从发梦谈施冶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无论何种疾病都不能离开辨证施治,作梦更应该尊照有诸内必行诸外的详细辨证原则,找出相同的类型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收效颇著,有关发梦的论述历代文献中也有不少的记载,但系统完整并独以梦而谈论治的少见,我在临床中见到以作梦多来求诊的患者屡见不鲜,是以,特借这一缺就笔者的临床经验与体会赘述於下。

清代医家唐容川曰:“梦乃魂魄役物,恍有所见之故也……。”我认为梦同样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病变化的信息反映,从临床中可以看到它是有一定的病发予兆性,是为医者提供和传送情报的信息途径。故,身为医者断不可忽视这一信息反映,不过作梦应当分为生理性发梦与病理性发梦两种。

一、生理性发梦所谓生理性作梦即大脑未有安静,魂魄未有入於肝肺而游溢於体外,脑海中对已过之往事或末遇之新事、如景区。人群、或心存过高之欲望至入寐时脑海中产生一种复影或进入新的而较为理想的梦境,梦出异想天开、海市蜃楼,取亲联姻,升官发财的南柯一梦。此梦,一般不多梦,有时数日或数月一梦。是路人皆知而又是路人皆做过不同种类之梦,不碍身心健康,不作病理讨论,统属於“喜梦”或“正梦”范畴。如周礼六梦曰:“一日正梦,谓无论所感而自梦也;……五曰喜梦,因所喜好而梦也;”关尹子曰:“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金刀兵铁;好神礼者,多梦簠簋(音:腐、癸)笾(意指:古时候用来祭祀或宴饮时谷物和水果的容器)豆;好智者,多梦江胡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役於五行,未有不然者”。诸如此论尽正梦之属,其形成大多与居住坏境不同,情志喜怒不节,饥饱劳累或季节气候变化失宜,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调节一时失度而发梦。

二、病理性发梦所谓病理性发梦,是以发梦次数频繁,昼夜不得眠,合目而梦者,甚者作梦险噩恐怖,惊心动魄或思梦绵绵而交媾伤及身体者称之病理性作梦。如周礼六梦云:“二曰噩梦,有所惊愕而梦也;三曰思梦,囚於思憾而梦也;四曰寤梦,囚觉时所为而梦也:……六曰惧梦,因于恐畏而梦也。”病理性发梦,亦称之为“噩梦”或“梦魇”好发于中青年男女,一患此梦,各脏腑功能、气血、阴阳无不受到损伤,若不及时治疗身体会被梦魔折磨瘦弱,意志丧失,生命涂炭。

三、发梦原因《棂枢淫·邪发梦第》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腑,则有馀於外(在外的阳气有馀),不足於内(在内的阴气不足):气淫於脏,则有馀内(在内的阴气有馀),不足於外(在外的阳气不足),总之,这段经文充分说明了发梦舆正邪侵袭脏腑伤及营血、魂魄不宁有关,除此之外、我认为噩梦之生与劳碌过度,姿情纵欲,忧愁思虑,悲伤痴情、恼怒怫郁,暴惊卒恐等等有着直接关系。

四、发梦与脏腑的关系尽管梦可分几十种,但患者无论作出何种奇怪的梦,我们细致分析都可找出她所伤的脏腑和部位,因为她是一种信息反映,这种信息活动直接反映出脏腑功能的强弱、气血的盈亏、阴阳的盛衰。故,梦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强弱有着密切关系,从另外角度讲,梦也是情志变化的反应,而情志又有五脏所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而神、魂、魄、意、志五者皆赖於五脏之精气以资之,只有五脏精气充盈而宝满方可支配着五志活动,若五脏精气血营养物质不足或缺乏,那么神、魂、魄、意、志失於滋养而游离宅所飞扬外越则嗜作梦。祖国医学谈的“神”,即两精结合成为生命的活动力谓之:随从神气往来活动代表着精神意识的叫做魂;依傍精气出入营养器官活动功能叫做魄;心里有所忆念而准备去做的叫做意;主意打定而欲决心贯彻的叫做志。梦虽然与脏腑皆有关系,但,以我之见与五脏的关系至为密切。

五、作梦的分类把握了发梦的反映特点,详细辨证,准确用药就很快地解除患者痛苦。唐宗海曰:“魂为病,则梦女子、花草、神仙、欢喜之事,……魄为病,则梦惊怪、鬼物、争斗之事,……梦中所见即为魂魄,魂善魄恶,故魂梦多善,魄梦多恶。然魂魄之所主者神也……又有痨虫生梦……又有梦而遗精……。《诸病源候论》曰:“夫脏虚喜梦。妇人梦与鬼交,亦由腑脏气弱,神守虚衰,故乘虚因梦与鬼交通也。”本段大意是说妇人精神失常的疾病,相当於癔病。梦与鬼交,即入眠则两性相交,亦称“梦交”。得此病者竭其肾阴殒及肾阳,晨起后腰酸腿软,眼睑浮肿。内经中也有不同的记载,我认为应归纳以下几种较妥。

(一)阴阳偏盛而发梦祖国医学把阴阳二气贯穿於整个医学领域并凭它作为辨证总纲,故,《素同·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辨别发梦亦应首辨阴阳。

1、阴气偏盛而梦的证、治、方药验案举偶。

赵某、男、35岁、系焦作某厂工程师罹患作恶梦十佘年经治不愈于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日来诊。

主诉:入寐则天昏地暗,漆黑无人,持电灯亦无光,时而梦暴雨卒降,河流暴涨,破口横溢,时而易梦死尸卒惊而醒。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

分析:阴是寒之气,阴气偏盛是由元阳不足或亏损而致元阴偏盛,所谓“阴胜则阳病。”元阴又肾阴,元阳又称肾阳,肾阳不足则肾阴偏盛,肾又是主水之脏,是以,肾水过盛,无阳蒸腾温化则梦水、梦昏暗、死尸,《棂枢·淫邪发梦篇》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又曰:“客於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肾属水而主水,肾气不足,主水失常,故梦身临深渊,沉没水中)。”至於脉、舌的反映均属阴寒气盛的征象。

治则:益火之原、以消除翳、佐以安神。

选方:八味地黄丸加味

处方:熟地15g、山蘖15g、山萸肉15g、茯苓108、丹皮10、泽泻10g、附子10g、肉桂10g、龙骨24g、牡蛎24g、柏子仁12g、水煎分二次服。连服二十付全愈。

按:从治愈此例以来,迄今为止,临床中凡遇到做梦患者属于阴气偏胜者,结合个人体质按上法施治略加调整药物屡屡应手。

2、阳气偏盛的证治、方药案例。

李某、女、42岁、系焦作市某校职工、罹患作梦六年佘,经市某些医院医治无显效,于一九九零年五月七日来诊。

主诉:入睡后易梦烟火四起,腾空飞扬,入走森林,捉拿禽蝶,或梦打人骂人,恼怒不休,或梦喜笑不休而醒,烦热汗出,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或沉数。

分析:阳主热主火,阳热偏盛不外乎心肝有熟有火,或上焦热盛,因心主神,肝舍魂,魂者肝之神也,又主疏泄情志,由於两经火热偏盛,必耗血伤阴,所谓阳胜则阴病。阴血被耗,神魂失养则不守舍随营卫俱行而游离飘浮於上则见火热烧、烤、炙,恼怒打骂之象。《露枢·淫邪发梦篇》曰:“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呐(燔、音烦,“呐”系白字,应是:“火”字旁加“草”头下一个“内”电脑无此字)”又曰:“上盛则梦飞。”“肝气盛,则梦怒。”“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厥气(正气不足,而邪气厥逆)……客於肝,则梦山林树木;”

治别:清热安神、疏肝解郁。

方药;朱砂安神丸合丹栀消遥丸化裁。

处方:朱砂4g(水飞)、当归15g,生地15g、黄连10g丹皮12g、栀子12g、白芍20g、醋柴胡10g、薄荷10g、甘草10g、茯苓10g、水煎二次分服。连服十付全愈。

按:诸如患者临床颇多,迄今为止我在临中治愈这种类型的患者多达二十佘例,凡类型与方药相投者未有不效者,不信可按方施治。

(二)、心肝脾肾虚类型而发梦的证、治、方药举证。

郑某,女,四十岁,系新乡市某电机厂职工,罹患作恶梦数年,悲伤、隐私、羞怯不敢告人,经多方医治疗效不佳,应熟人介绍于一九七九年十月五日来诊。

主诉:入卧久不得眠,始得神志朦胧,多梦纷纭或梦偷拿他人之物、或梦分粮、吃肉、吃白镆、吃鸡蛋,或梦游览仙景,入寺拜佛或惊吓後跑之不动。女子善梦痛哭流泣,或梦性交,忧愁寡欢,昼见帅哥,入寐则梦交之。夜间梦性交时阴道性腺分泌物过多,白天白带多,食欲不振,心慌乏力,久则面黄肌瘦,眼圈发乌,舌淡、苔薄、脉细弱。

分析:心主血脉而舍神,肝主藏血而御魂,脾主统血而为後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藏意,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司二阴而藏志,四脏精、气、血虚弱,神、魂、意、志滋养乏源失守则上梦始作。《金宗金鉴》曰:“……神虚夜梦鬼邪侵……”《露枢·淫邪发梦篇》曰:“厥气……客於胃,别梦饮食;……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即性交)……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总之,梦食者是胃内缺食。一派亏虚的表现。

治则:健脾益气,补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合酸枣仁汤化裁。

处方:潞党参15白术15黄芪15g茯神10北口芪1Q、北五味20g、山萸肉20g、女贞子20g、速志18炒枣仁20g桂圆肉20g、川芎10g知母10g、甘草10g。水煎二次分服,晚上送服辰砂、琥珀面各3克。五剂好转、连服三十剂全愈、五十剂永不再发。

(三)、噩梦(惊恐)的证、治、方药治愈案例:

王xx、男、28岁、系焦作市某机关干部,素体较差,体弱多病尤以作噩梦十几年久治不效,于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来诊。

主诉:入睡则梦攀登险峰,登至高巅卒然堕入深渊,惊呼喊叫而醒,醒后凉汗通身,心悸、怔忡如人将逋之。或梦斩首示众,牙齿卒脱,房塌树倒,或梦满山遍野纯大蛇,个个昂头吐舌,无处下脚,甚者入寐则噩梦起,不敢入睡。

治则:滋阴潜阳、交通心肾、养血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合交泰丸。

处方:黄连10g、黄芩10g、白芍30g、阿腰15g、(外包溶化)、肉桂10g、鸡蛋黄二枚(放入碗肉用药汁溶解随药饮之)。水煎二次分服、十付诸证大减,三十剂全愈,五十剂巩固疗效。

分析:噩梦之成、大抵多由阴阳(水火)不能相互维系平衡协调,心肾不能交通、水不涵木之故。心在上属火(阳),肾在下属水(阴),故发梦有上、有下、上则上至巅顶、隧而堕入深渊,心阳浮越於上则梦登险,肾阴亏於下则梦跌渊,皆阴阳不相济之由。是以,《棂枢·淫邪发梦篇》曰:厥气……,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按:噩梦类型临床中亦不少见,罹患噩梦者非常痛苦,且对身体摧残较大,白天精神疲惫,夜不敢眠,所以医者要抓住病人的主诉,明辨病理,尽快为其治愈,这些年来凡类似此类型者,选用二方合用皆能随手凑效。

(四)、宗气虚弱而发萝证(梦魇)、治、方药典型病例举证:

刘xx,女,20岁,系焦作矿物局某矿小学教师,患梦魇五年佘久治无效,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二日来诊。

主诉:入寐较快,大脑随即浮现梦境,有时似睡非睡,神识朦胧,耳傍卒然响起男男女女说话声音,或刮风声,疾风从脚至胸膻中,顿觉似有石块压迫感,气塞憋闷愈来愈重,呼气则重,吸气、憋气则轻,心急如焚,欲动而不能,欲喊不出声。舌淡、脉沉细而缓。

治则:补中益气、强健宗气。方药:捕中益气汤。

处方:炙黄芪30g、炒白术12g、野党参15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0g、炙甘草10g。水煎二次分服,三付见效,二十付全愈,三十善后。

分析:梦魇一证,是一种不被医生重视的一种多发于体弱男、女患者,我曾治过数例青年女子、中年妇女及数例青年男子、中老年先生患者(含我本人在内),均获殊验,该梦反复发作可立即依靠他人卧睡可以避勉之。有时眼睛还似唬可以看到四周物品,久喊可以发出微弱呻吟声音,临近人拍之而醒。轻则一夜一发,重则一夜数发,简直吓的人不敢就侵入寐,更甚则患女抱母而睡、患妇抱夫而寐、患男抱友方可解一时危难而入睡。众人周知,俗言称之为“压虎”病,究竟何为“压虎”,不得而知,中医学中难以解释,但现代医学认为:“大脑缺氧”。中西医治法不详,而民间说法不一,土法冶疗亦是多样化。如用“臭补袜子放入枕前避之;用腰带系腰中解之;不要仰卧睡、要侧卧睡(我认为侧卧则更重)、手不要压胸前”等等土办法。据我了解这些办法都不是治疗手段,其道理何在呢?我认为该梦之作主要是宗气虚弱,亦即胸中大气凯旋无力所致。宗气的生成是由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胸中膻中部位而成。其功能主要是循喉咙、贯心脉以行营血助呼吸。《棂枢·刺节真邪篇》曰:“宗气留於海,其下者,注於气街(即: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处),其上者,走於息道(即:呼吸道)。”扬上善曰:“谷入于胃,其气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流于胃。胃之气上出于口以为噫气,肺之宗气留积气海,乃胸间动气也。动气下者,注于气街生肺脉者也。肺之清气和积于海者,走于息道以为呼吸也。

按:由此可见宗气的生成和功能无不赖肺脾两脏,若此两脏亏损致使宗气亏乏,入睡尤甚,推动血行无力,不能更好的促进呼吸功能,而出现一时断续不接脑海失养或缺氧症则上梦作了,此证在祖园医学中称之为“梦魇”。我对此病研究多年并治疗轻重患者几十例,凡发梦魇者,选用补中益气汤原方照搬准而又切,实有立竿见影之效。

(五)、卒陷恶景,虫兽惊吓,蒙冤而发梦的证、治、方药举偶:

李某,女,22岁,系焦作市某厂工人,曾以倒贴方式追随男友,两年后经常被男友暴虐恐吓抛弃,发梦日益加重已一年佘于一九八零年六月十五来诊。

主诉:夜久不得眠,善忆现景或思虑冤屈,但入寐则惊愕呼叫不安,夜寐则反复发作,或梦中痛哭失声,或高呼冤枉。舌淡苔白或紫暗、脉细弦。

治则:安神定惊、调解情绪、镇静疏郁。

方药:桂甘龙牡汤合四逆散化裁。桂枝12g、炙甘草10g生能牡24煅龙牡24g、灵磁石15g、醋柴胡10g生杭芍15g、炒枳实10g、合欢皮30g远志20g、夜交藤30g、水煎二次分服,十付好转、三十全愈,再用一贯煎十付善其後。精神内守、五志内藏、身体康健。

分析:《素问·举痛论》曰:“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又曰:“怒伤肝”“恐伤肾”。卒然禽兽毒蛇所惊则乱於下,神、魂、魄、意、志失於依附游溢宅所则睡卧不宁而作梦,或蒙受沉冤而郁怒伤肝,失於疏泄而壅郁乘土而侮金则见痛哭而呼冤,乃作惧梦。梦的类型极多,如:《灵枢·淫邪发梦篇》曰:“阴阳俱盛,则梦相杀……甚饥则取(很饥饿的时候,就会梦到拿取别人的东西),甚饱则梦予(吃得很饱后,就会梦到送东西给别人)”。这属一般发梦不作病理发梦论治,但虽治者是以上五种。总之梦与不寐是分不开的,只有睡眠不佳方可做梦,西医谓之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祖国医学称之为阴阳失调、脏气虚弱、魂不守舍。关於魂的神的认识尤在经曰:“人寤则魂寓於目,寐别魂藏於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由此而知梦与不寐两证是可分不可离的,就我个人临证经验而言,无论是郁闷之极发梦,或暴惊卒恐而发发梦,(曾用上方治一例读书郎,上学路中被毒蛇追赶、惊吓哭叫疾速奔跑,被人救下之后,夜作噩梦,入寐则惊愕呼叫不安,夜寐则反复发作,效佳。)选用上两方加减均可获得满意的冶疗效果。不仿临证而试之。以上拙见庶批评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