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治癌重在顾护胃气

/ 2

扶正治癌重在顾护胃气

李健

李健(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3)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嘉湘教授首倡扶正培本为主治疗恶性肿瘤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奠定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法则。本人在八十年代有幸成为刘教授的研究生,随师临证学习,始得刘师一点扶正治癌心法。近二十余年来,在肿瘤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揣摩,也得到些许心得体会:扶正治癌重在顾护胃气。

1胃气在人体正气中的地位及作用

所谓“胃气”一是泛指脾胃的运化功能。二是指在脉象上的反映。中医学理论极为重视胃气,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故胃气的盛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正气的盛衰,而胃气的充盛直接关系到疾病发展的吉凶顺逆,所谓“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四季脾旺不受邪”。薛己认为:“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又说:“内因之症,属脾胃虚弱。”周之干亦尤为注重脾胃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诸脏有病则累及脾胃,进而累及先天。他在《慎斋遗书》中说:“火亢、水亢、木亢、金亢,一有所亢皆不能无累于脾,脾有累则后天气伤,后天伤则先天不能成其生生之气。”反之,脾胃气虚不能达于五脏,即可导致“五脏之脾胃虚”。可见胃气是人身正气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

2肿瘤患者胃气虚馁贯穿始终

目前中医对肿瘤的形成大多归之于在正气虚的基础上,由痰湿结聚、或热毒内聚、或气滞血瘀等有形毒物积聚而成,诸种病理机制均可阻塞中焦,使胃气升降失常,李东垣着重指出“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五脏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脾胃论》),(脾)胃位居中焦,五脏六腑积聚之病,或经子母生克、或由经络传导均将阻碍胃气的升降运化,这是肿瘤患者胃气易衰的原因之一,其次现有的肿瘤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药物治疗也或轻或重损伤胃气。临床可见肿瘤患者常常表现为胃气的衰败伴随着症情的加重。故胃气的虚馁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病理机制。

3扶正治癌重视胃气的学术渊源

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责之正气的虚损,故扶持和保护人体正气是肿瘤临床重要的核心,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如何顾护胃气,临床辨证论治主要把握:

3.1辨证时要详辩(脾)胃气的盛衰肿瘤临床辨证主要靠望闻问切,从望气色可略知胃气之盛衰,一般讲色泽光润,则胃气尚盛;色泽晦暗则胃气衰败。其中尤其要重视望舌,“是以望舌,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望诊遵经》)如见舌淡,舌体胖或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厚腻;或舌光无苔等均提示有脾胃(气)虚,运化失司等征兆。问诊则必问患者的饮食和二便。问饮食者,一可察胃口之清浊;二可脏腑之阴阳。从饮食和大小便状况可查胃气的强弱。切脉则更能察胃气之存亡:“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3.2在组方遣药时要避免伤败胃气:“凡欲治病必须先籍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常易愈,此以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胃气虚者,攻亦不去,此非药力不去病也,以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若久攻之,非药力不能行,必致元气愈伤病必愈甚;尽去其能,必于死矣。”(《景岳全书·饮食门》)。肿瘤临床治疗用药大多离不开扶正和抗癌,扶正则视气血阴阳的盛衰而调补之,虽有益气、养阴、温阳、补血等不同,但必须注意“补药呆胃”;抗癌中药大多性味苦寒,易伤胃气,所以在组方遣药时更需注意“苦寒伤胃气”。

4常用的顾护胃气法

4.1补中益气法对于临床辨证为脾胃气虚为主的肿瘤患者当以补中益气法为主治之。临床症状常见: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倦态少语,或虚汗臻臻,或畏寒怕冷。但必见舌质淡或舌体胖或边有齿痕,脉或细或大等。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加减[1,2]。同时中医治疗肿瘤以中、晚期肿瘤病人居多,而乏力,纳呆,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是晚期肿瘤患者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23%—77.15%),其病机为晚期肿瘤患者气机失常,导致脾胃的功能障碍,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治疗当以健脾益气和胃为主。

4.2和胃消导法谨守病机,注意药性之偏颇,权衡利弊而用药,始终以顾护胃气为原则,投药避免过于滋腻、苦寒,在施治时首先要嘱以患者正确的煎药法和饭后服用等注意事项外,在组方时常辅以和胃消导法。

4.3寒热相济法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常有明显的热毒或阴津耗伤或阳虚或气虚等症状,故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温阳益气等治法为中医肿瘤临床常用之法,而这些治法的运用又极易寒凉伤胃、滋补呆胃、温热伤津等损伤脾胃。因此,在临证运用时要注意寒热相济、故护胃气,在清热解毒方中佐以半夏、白术、山药、茯苓等甘温健脾和胃药,以防苦寒伤胃;在滋阴生津方中佐以白术、山药、苡仁、玉蝴蝶、鸡金等运脾和胃药以防滋腻呆胃;在温阳益气方中佐以枸杞、女贞子、百合等养阴药以防温燥之性太过损伤中州。

4.4运脾畅中法运脾畅中在中医肿瘤临床治疗中就尤为重要,既可使机体所需的营养和病变过程中所消耗的气血阴阳物质有赖于脾胃的生化补充,又可使药物通过中焦受气取汁发挥作用。故临床施治常离不开参、白术、半夏、山药等运脾畅中药。而大腹皮、炒甘松、木蝴蝶等是刘师常用的畅中和胃药,对于脾虚湿重的患者平胃散更是运脾畅中的基础用方。

因此,“胃气”是中医肿瘤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中、晚期肿瘤患者“留得一分胃气,便存有一分生机”。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必须时时注意顾护胃气,方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雁.刘嘉湘教授治疗肺癌调理脾胃经验摭拾.《中医药学刊》,2004,22(7):1172.

[2]徐蔚杰,孙慧莉.治病必求于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