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获得——浅谈古诗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获得——浅谈古诗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李慧

北京市通州区牛堡屯学校101149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组成。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呢?本文将结合《别董大》一课向大家阐述我的具体做法与心得。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古诗文教学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别董大》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7册第6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本单元教学主题是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诗、寓言、京剧唱词等。教学这一单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产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送别诗。诗的内容慷慨豪迈,语言质朴。让人在感受高适与朋友之间浓浓情谊的同时,也感受到高适坚定的信念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学情分析。(1)基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文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诵读、理解内容方面的方法。其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正在发展,加上低年级时对古诗词学习有了初步的接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但是对学习古诗的方法尤其是品味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需要进行引导。(2)调研情况。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前我对即将授课的班级进行了前期调研。主要通过填写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进行学情调研。通过调查我发现,这首诗,学生在我校的国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已经吟诵过。全班44人全部会正确朗读,其中43人能正确背诵。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有13人能准确找到诗中描写的景物,学生对董大和高适的了解仅局限于书下注释,并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当朋友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应该如何帮助朋友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围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主题,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理解诗句意思,将景物组成画面,展开想象,体会诗文意境,感悟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习得学习方法,发展和提升思维能力(提取和筛选信息、分析信息的方法以及古诗文学习的方法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中,表达内心感受,传承文化精神。通过这些手段,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情境。本诗中的送别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可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关联。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对于诗中情境的想象与联想也有一定基础的训练。为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我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具象为生动的画面,将诗文生活化、情境化。

悟诗情是本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抓景物,想象画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描述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解读和深化理解的过程。边读边想象,以读促思。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了一副生动的风雪送友图后,我引导学生体会置身这样的天气中,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三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尤其是在想象和思维的品质发展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富于现实性。有意想象及想象创造的成分较少。在理解天气时我出示昏黄的风雪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在表达诗人情感上的作用,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结合画面进入诗文意境。我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环境描写的想象融入到吟诵中体会作者心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处在如此天气时的心情用吟诵表现出来。在吟诵中想象画面,在吟诵中揣摩情感。

分析临别赠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从这一句劝慰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要联系前面了解到的高适当时的处境。让学生想象,高适自己当时也处于困难和挫折中,在困顿中仍然能如此豁达地对未来充满希望。可见高适具有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一次次的吟诵中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朋友间深厚的友谊。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本课中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引经据典送别、劝慰和鼓励,在训练语言运用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学习是一个缓慢而连续的过程,老师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眼前这一册书,要统观教材,立足本课,我们要明白学生以前学到什么程度,以后要学什么,需要孩子本阶段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怎样的基础。

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诗词之美在于其精炼的语言所呈现的优美韵律、更在于其精炼的语言所蕴含的悠远意境以及人生哲理。通过吟诵经典,理解和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达到经典浸润心灵、陶冶性情的目的。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