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浅谈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黄凤扬

黄凤扬(广西百色市逸夫小学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技能,文章首先简单分析了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关注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算法的理解;巧用规律引发兴趣;利用规律,培养数感;生活中感受数学,提高口算能力;注重书写习惯的养成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数学口算能力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7-179-01

口算就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由此可见,口算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理地分配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显然,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口算在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即使在计算工具高速发展的将来,口算也仍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掌握口算技巧

在口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将算式合理变形,从而达到简化口算过程,提高口算效率的目的,还需要让学生记住某些特殊算式的结果(如25×4=100;125×8=1000等),推导其他相类似特点算式的结果。再有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时,经常会与3.14打交道,学生常常会算错。因此,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口算练习,熟记一些常用公式、计算结果,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能通过一些算式的比较,找寻规律,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习品质和素养。

二、科学安排口算训练

(一)口算训练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新大纲》对各年级的口算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应据此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对于何时练什么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教师要依据大纲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安排好天天练相应的训练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其次,进行口算训练时,还要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3×7时,如先进行形如2×7+2的口算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目的性与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石。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有些错误则是学生个人认知结构不完善所至,如老想着凑整,而全然不考虑运算顺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防止错误的巩固。再次,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如16×5和15×6,1&pide;和&pide;1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要有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三、注重每堂数学课的前三分钟口算训练

我一般在每堂计算课前3钟进行视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尽量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训练的方法多样化。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用学生喜爱的计算游戏提高他们的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其速算技能。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分年级、分阶段地进行口算训练,各年级各阶段形成“口算训练一条龙”,就会使学生在口算时游刃有余。

四、不定期地开展速算比赛

可以以组为单位,也可以以每个人为单位,还可以以男女同学各一个小组搞对抗赛。每小组的组长可以每周组织搞一次,看看谁用的时间少,就给谁加小五星,完了后互相检查,错一题扣一分,做好记录,一周比一次,看谁的小五星最多,谁扣的分最少,就是该组的“神算子”。在班上每月评一次数学小“明星”,激励学生。另外我利用家长会,给家长谈口算的重要性,教家长怎样给孩子听算。要求每天能给孩子听算20道题,可以是和教材进度一致的听算内容,也可以是学过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题各5道,要求每天把听算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家长可以掌握听算的难易程度,有时故意降低难度,让孩子看见自己一天比一天的用的时间少了,错的题也少了。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进步,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听算的兴趣,培养天天听算的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一)审题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不审题,提笔就算的毛病。

(二)思考习惯。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勤于思考,寻找最简算法的心向。

(三)检验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检验方法,如估算等。

(四)改错习惯。要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六、培养学生细致感知、看清数字、认准符号的习惯

在口算中,由于受前摄、后摄抑制或记忆表现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经常会将一些数量、运算特征相似的口算混淆在一起,分辨不清,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因此,平时注意收集一些相互干扰的题,进行对比训练,就能增强学生对易混口算的辨析能力。

总之,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口算能力的强弱。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口算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加强口算算理的教学,让学生会算,更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采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