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王容

王容(四川省长宁县人民医院四川长宁644300)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100-02

【摘要】目的从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主观因素和生理因素等方面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常见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是发生医院感染危险性较高的科室。在操作中,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会接触病原微生物以及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感染性物质;还可在清洗操作中接触到含有污染物的气溶胶、有害化学气体损害,受到高温损伤、锐器伤等职业危险。因此供应室人员必须加强职业暴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减少职业性危害的发生。现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

1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回收、清点、拆卸、浸泡和清洗等操作中,皮肤、肢体有可能接触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各类医疗器械、物品;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了上述物品后更易被病源微生物感染。①在清洗、整理、包装穿刺针、剪刀等锐器操作过程中被刺伤,其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可直接进入人体而导致感染的发生。在清洗等过程中,特别是管腔狭窄的器械时,如各种穿刺针、吸引器头等可能喷溅出含有病源微生物的血液、体液至面部皮肤、眼睛、鼻腔或口腔内而导致感染。②清洗各类器械时,可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包含细菌、病毒及生物有机体。这些气溶胶吸入人体后可造成呼吸道损伤及感染。③建筑布局不合理、区域划分不明确导致洁污交叉逆行;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未按要求区域更衣;私人用物及书刊、报纸带入清洁区或污染区;在污染区进食、饮水;医疗废物未按要求弃置于相应的包装或容器内。以上这些因素不仅造成医院感染,也是危害供应室工作人员健康的主要因素。由此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2化学性因素

消毒供应室在清洗、消毒物品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化学消毒剂、洗涤剂。这些化学产品内含有碱、发泡剂、脂肪酸、蛋白酶等有机物、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有一定的挥发性,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一定的刺激。可使人头昏、头痛、精神不振;流泪、咳嗽、胸闷、气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可使蛋白质凝固,导致皮肤粗糙皲裂、烧伤、着色。浓度低造成二次污染;浓度高对皮肤、黏膜及呼吸道、胃肠道刺激性增强,严重者危及生命。长期接触有致癌作用。

1.3物理性因素

1.3.1机械性损伤

在回收、清洗及包装、灭菌过程中,皮肤黏膜容易被各种利器刺伤,物理压力灭菌器、远红外线干热灭菌设备等的意外事故。

1.3.2高温、寒冷、潮湿的工作环境

在夏季,蒸汽发生器制造室、压力灭菌器在运行时灭菌室内的温度可高达40℃以上,极易引起中暑和烫伤。清洗是供应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便是严冬季节,工作人员也不可避免接触冷水;寒冷、潮湿易使人患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基层医院有的还未配置控制温湿度的装置,甚至连空调也没有。

1.3.3噪声污染

来自压力灭菌器、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超声清洗机器械的噪音。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抽真空时,其噪声强度超过了国家对工业区噪声标准的极限。噪声使人交感神经紧张、末梢血管收缩、心动过速、血压变化、心电图异常。长期反复暴露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听力减退等症状[1]。

1.3.4其他

在自己制作敷料、棉球以及包装布类物资时,纤维、粉尘极易被吸入呼吸道,长期反复刺激可损伤呼吸系统,引起咳嗽、哮喘甚至形成尘肺。

1.4主观因素

部分消毒供应室的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疏忽大意而受到职业危害。

1.5生理因素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灭菌物品的供应任务,劳动强度大且长期站立。姿势不当或负荷过重可能引起肌肉、关节的扭伤、拉伤等。

2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暴露培训,使工作人员充分掌握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

2.2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合理的工作流程

合理的布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力保障,合理的工作流程可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有效利用空间,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供应室应严格划分为生活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有实际的屏障,设立人员出入缓冲间、物品通道和传递窗口。物品的流向由污到洁,气体流向整由洁到污,单向流程设置,强制通过不得交叉和逆行[2]。

2.3正确进行清洗操作

手工刷洗器械在水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利用超声清洗时盖好机器的盖子,防止产生和吸入气溶胶。

2.4正确洗手的基本设施和正确的洗手

经手传播是感染扩散的主要途径,采取正确的手卫生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传播感染的危险,更是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用流动水洗手,洗手池应采取非手触洗手设施。加强洗手管理,六步洗手法标准应贴在洗手设施醒目处。

2.5合格的防护用品及正确的保护性着装

医疗机构应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合格和充足的防护用品,以备需要时使用。不同工作区域穿不同的服装。

2.6噪声的处理和减少疲劳的发生

消毒供应中心内机器多,工作时噪声大,为尽量减少噪声,各工作区应有实际屏障,应对所有的机器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人员进出各工作间应随手关门。为减少疲劳的发生,在推车、搬重物等较重体力操作时,要注意应用力学原理,科学用力,严防过急过快,以免造成机体的疲劳和损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2.7其他职业防护及注意事项

在处理有尖锐物品时特别小心,借用器械拿取,避免接触传染物质。接触高温作业设备时,应穿戴防护前臂和手的长袖手套,避免烫伤。紫外线消毒现在已基本被淘汰。臭氧空气消毒机设在无人工作时消毒,尽量避免人员进入室内。各区设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利于排除有害气体。一旦环境中沾染感染污物后,应立即清理和排除。运送污染物品时,应采取封闭方式,防止污染扩散。对废物的分类处理,一定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不可随意丢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每年定期体检,接受甲肝、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等。

2.8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发生病毒性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局部处理。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发生职业暴露后,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并填写报告单,经科室领导核实,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及职工保健门诊作预防处理和追踪检测。

参考文献

[1]吴丽萍,赵迎凤,刘祖芳.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61.

[2]刘春花.规范中心供应室布局确保消毒灭菌质量[J].全科护理,2009,7(2A):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