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易错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高中数学函数易错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究

陈晓菊

陈晓菊(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广东清远511800)

摘要:函数不仅是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对函数错题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掌握函数知识的系统性,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整体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学生的解题知识、解题心理以及解题策略三个方面,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解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易错题;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6-049-02

函数的解题思想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的体系中,函数知识的展现形式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它对学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这是广大高中生学习数学的难点。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分析易错题的方式开展数学函数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数学学习,并不断增强自身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升整体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学生的解题知识

因为函数知识的内容纷繁、复杂性,所以学生在学习函数知识时,容易造成对函数定义、性质的知识以及题目条件理解错误,加之他们运用理解错误的函数知识进行解题,从而导致整体的高中函数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审慎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增强对题意理解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并注意深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深入地理清条件与结论、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以下题为例:f(a)=(a-2)的奇偶性。

学生常见的错误解法为:f(a)=(a-2)=-,加之,f(-a)=-=,因而综合判断此为偶函数。

正确的解法为:由于≥0,且2-a≠0,进而得到-2≤a<2,因而进一步得出函数的定义域为[-2,2),从而判断出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不对称,因而此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

原因分析以及解决策略:因为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函数奇偶性的概念,从而忽视奇偶性存在的前提条件,即定义域应关于原点对称。这要求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题目中的条件,还应注意数学概念的内涵,从而提升高中生函数解题的正确性。

二、学生的解题心理

在函数解题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考试后,高中生常常出现如下的抱怨:“我要是能够仔细解题就好了”,“这次考试自己的状态没有调理好”。这种现象表现的本质为学生没有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数学学习心态。这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也有密切关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函数知识学习必然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感知--理解--辨别--运用,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调整不好,不仅会造成理解题目存在片面性,进而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致使学生形成畏惧数学的学习心理。

通过大量的高中函数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常见的解题错误有以下四方面导致:第一方面,心理素质较差,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的心理。第二方面,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差,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联系新旧知识,致使他们在数学解题中缺乏整体性思维。第三方面,思维定式。有些学生的常常运用同一种观念解题,而且会反复运用这种此种解题思路,因而乏解题缺乏灵活性。第四方面,分析问题能力差。部分高中生分析问题只是停留在条件本身,缺乏深入挖掘题目隐含条件以及条件之间关系的能力。

以下题为例:集合A=﹛a|b=a2+2﹜,集合B=﹛b|b2=32﹜,则A∩B=()

A、RB、[1,+∞)C、?D、(0,+∞)

大部分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选A,然而正确答案为D。

解题分析:在平时的解题中,学生会将解题的关注点集中在解a的范围,因而造成解题的错误。针对此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决:

错题集的运用。在高中数学函数的学习中,我常常对学生说:“减少错误的发生就是成功!”因而在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建立错题集,并让学生分门别类地对错题进行整理。与此同时,我会给学生安排固定的时间,让他们观看复习题,并让他们交流做函数题的心得,从而让数学题发挥最大的效用。

增强数学教师的教学参与性。在进行易错题的讲解中,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加入到学生的学习中,积极地和他们进行交流,从而正确地把握学生思维,增强解题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一分为二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评价,积极地肯定学生的正确思维,并针对性地指出学生错误思维的根源,提升错题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高中函数学习的教学中,我经常听到学生说“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这块料!”针对这种情况,我会鼓励性地对学生说:“数学学习的好坏与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要提升科学思维的关键,在于反复进行练习,提升对于函数概念和定义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学生的解题策略

函数本身的题目设置较为复杂,而且对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函数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易出现学生解题没有思路的现象。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高中生不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解题运用的方法。第二,学生对题目的整体把握性差。第三,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差。第四,学生转化和迁移数学知识的能力弱。

以下题为例:Y=cosa+sina+cosasina的值域。

错解:Y=cosa+sina+cosasina

进一步化简为Y=sin(a+)+sin2a

因为-1≤sin(a+)≤1,-1≤sin2a≤1

最终得到如下的式子:--≤sin(a+)+sin2a≤+,因而函数值的值域为:[--,+]。

而正确的解法为:令c=cosa+sina,有c=sin(a+),因而c的定义域为:[-,],将c=cosa+sina带入到式子可得:y=c+(c2-1)=(c+1)2-1

因而最终结果的值域为:[-1,+]

解题分析:造成这道题的解题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解题缺乏整体性,他们没有将cosa+sina与cosasina联系到一起。而在实际的解题中,两者具有非常重要的逻辑联系。此外,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应注重提升自身的逆向思维。

四、总结

错误是走向正确的开始,一如哲学所讲“矛盾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这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函数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更加全面地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并积极地予以改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科荣.错题辨析[J].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

[2]燕国材.教育心理学[J].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