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诊断探讨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诊断探讨

吴月贤

吴月贤(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民医院0291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091-02

1978年WHO将萎缩性胃炎(chrnicatrophicgastritis,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每年的癌变率为(0.5%—1%)[1],其准确诊断对监测胃癌的发生致关重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和胃粘膜组织学检查,萎缩的肉眼与病理符合率为38%—78%[2]。本文通过探讨提高内镜直视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及优化内镜下检查,以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选择在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所有胃镜镜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进行胃粘膜组织学检查的病例。

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1)单纯萎缩:粘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白区粘膜要灰白变薄;皱襞变平甚至消失(指胃体萎缩性胃炎);粘膜血管显露(只有在少量注气时,看到粘膜变薄、粘薄下血管才是变薄和血管显露)。(2)萎缩件增生:粘膜呈颗粒或结节状。

3.活检取材,取材部位:白区粘膜灰白变薄、颗粒、结节处;标本要足够大;垂直取材,深达粘膜固有层;建议取5块;不同部位的标本须分开瓶装,并向病理科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

4.病理诊断标准:依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诊断及分级标准(2006年.上海)”[3]。

二、结果

胃镜直视下发现有萎缩性改变的有2896例,经病理诊断明确有萎缩的有2467例,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2%。胃镜下有单纯萎缩表现的有2569例,经病理诊断明确有萎缩的有2172例,符合率为84.5%;内镜下萎缩伴增生的有327例,经病理诊断明确的有295例,符合率为90.2%。

三、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变化是胃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4].以往研究认为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萎缩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低,因此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正确诊断,尤其胃镜直视下诊断及活检取材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应立足于胃镜与病理学检查的紧密结合分析。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为只要病理活检显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本组病例根据单纯萎缩的最基本表现—粘膜灰白变薄处以及颗粒、结节处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内镜下有萎缩表现,病理符合萎缩的比例为85.2%,较一般的文献报导内镜下萎缩与病理诊断萎缩的符合率(38%-78%)明显提高;胃镜下有单纯萎缩,病理符合萎缩的比例84.5%也在明显提高。胃镜直视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不高,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如取粘膜组织活检时未取灰白变薄处、颗粒处、结节处,钳取活体组织过少未达到粘膜固有层,内镜医师连续注气过多导致胃窦腔扩张、粘膜变薄、血管显露且对胃镜下萎缩表现认识不足等,而导致萎缩性胃炎胃镜下萎缩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本研究提示在胃镜下诊断单纯萎缩时应该尤为慎重,粘膜组织取材一定在灰白变薄处、颗粒处、结节处,达到固有层。欲提高胃镜直视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应当重视并熟悉萎缩的胃镜下表现,优化内镜下活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镜下萎缩与病理诊断萎缩的符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续)(2006年,上海).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28-130.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年,上海: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7:58-63.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上)(2006年,上海:中华消化学杂志,2007,27:45-50.

[4]KimuraK.GastritisandgasticcancerAsia.GastroenterolcliNorthAm,2000.29;60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