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韩倩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韩倩倩

韩倩倩

韩倩倩(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628000)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3-01COPD的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的发病机制: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一般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多为正常。

但有些患者小气道功能(直径小于2mm的气道)已发生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侵入大气道,肺通气功能明显障碍,最大通气量均降低。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程度异常。肺组织弹性日益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则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肺气肿日益加重,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膨胀肺泡的挤压而退化,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生理无效腔气量增大;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液灌流,但肺泡通气不良,不能参与气体交换。如此,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使换气功能发生障碍。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随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气流受限成为不可逆。

COPD的诊断:金标准———肺功能的检查。检测方法:1、夹住鼻子,保持用嘴呼吸2、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3、尽可能配合操作者的口令,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4、尽最大可能吸气,然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临床表现:1.症状:(1)慢性咳嗽: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明显。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少数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标志性症状,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于劳力时出现,后渐加重,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不是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5)全身性症状:COPD伴有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咳血痰或咯血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痰液黏稠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低氧血症、营养不良有关4.焦虑与病程长、疗效差、家庭经济负担重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等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早期活动应量力而行,以不引起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病情严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坐位。冬季注意保暖。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多饮水(二)病情观察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变化。

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质、颜色、量。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烦躁、昼睡夜醒、意识状态改变等肺性脑病表现(三)对症护理(四)治疗配合1.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氧疗。对COPD病人提倡长期家庭氧疗。

呼吸衰竭者,应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吸氧。

3.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体弱者亦可取坐位或半卧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吸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每分钟7~8次,每次10~20min,每日2次,反复训练。

缩唇呼吸锻炼:用鼻吸气用口呼气(缩唇呈吹口哨样),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

COPD病人要密切关注其心理状况,安抚病人情绪,让病人获得社会家庭支持,有更多的信心战胜病魔,进行长期的恢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