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探析

何云海

泸西县水产工作站云南红河652499

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生态环保的政策,在水产养殖行业,加强水体污染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效益与生态环保的和谐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对已经污染的水产养殖水体的修复,而且还要加强对其修复技术的应用。本文基于微生物的视角,就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的水产养殖水体修复中的应用要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体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

因为水质好坏将对水产养殖效益带来直接的影响,而且水体污染还会威胁到水产物的生长,所以为了降低水产养殖引发的水体污染,实现对其的可持续发展,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1.污染源分析

在水产养殖中,导致水体污染的原因较多,为了加强对其的修复,需要我们切实注重对其污染源的分析。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导致的污染。在水体自身污染方面,主要是源于饵料过剩、药物残留、水体环境破坏等。就饵料过剩来看,主要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在水中所投放的饵料量较大,使得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受到影响。就药物残留来看,主要是在水体中擅自添加药物制剂,由于使用不科学,使用量较大等,导致其药物残留的问题较为突出,进而影响水体环境,导致水体遭受二次污染。而水体环境破坏,则是因为操作方法不当,使得剩余的饵料和残留的药物得不到及时地清除,水体环境难以有效的净化,尤其是一些水产品的死亡之后,沉积在水体底部,导致水体环境受到的影响较大。

二是外源性的污染源,除了自身的污染源之外,外源性的污染源也不容忽视,主要有生活、工业和农业污水与污染。就生活污水带来的污染来看,因为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大,由于对其处理不当而直接排放,就会导致水体能力被破坏,使得水产品被损害的同时水体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而就工业废水污染来看,主要是工业生产中形成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若对其不进行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将导致水产品直接死亡,水体温度上升,水体污染严重。就农业污染而言,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药物残留、化肥使用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失去平衡,而导致水体被污染的情况出现[1]。

2.修复原理分析--基于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分析

2.1修复方式

在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进行水体修复时,常见的有人为控制和自然净化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一般而言,因为自然净化的效果不明显,速度较慢,所以需要人为的进行控制,通过合理投放营养盐、增设增氧措施的方式来培养微生物的质量和数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水体净化速度的提升。

2.2修复原理

在在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进行水体修复时,其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模拟自然净化的过程,加快自然净化的速度。常见的做法是采用微生物来吸收和分解在水体中残留的有机分子,将被污染的水体进行有效的净化。这主要是因为微生物自身具有分解功能,自然净化也是借助微生物来净化的,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修复时,提高了微生物的含量,利用其把有机物分解为分子物质,再通过好氧处理或厌氧处理,将这些分子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使得水体中的危害物降低的同时净化水体,在净化水体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益[2]。

3.修复技术要点-以微生物修复技术为例

在利用微生物技术对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时,需要我们在分析其污染源、修复方式和修复原理的基础上,切实从源头上加强对其的管控。但是针对已经污染的水体,需要我们切实掌握以下技术要点来达到修复的目的。

3.1借助自养类微生物促进水体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当前,为了达到修复污染水体的目的,借助自养类微生物促进水体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具体的选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来选用。比如硝化细菌,其作用主要是对水体中的氮含量进行有效的调节。虽然硝化细菌的类型较多,但是其在氨氮降解率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小,有着明显的效果和持续的时间较为稳定。而光合细菌的优势就在于更好地对水体中各种残留排泄物和有机物的分解能力较强,降低水体类的氨类盐,从而更好地促进水体净化效果的提升。比如在鲶鱼养殖水体中加强光合细菌的应用,不仅能将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减少,而且还能促进水体稳定性的提升,因此具有较强的水体净化能力,进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2借助异养类微生物促进水体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除了借助自养类微生物促进水体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外,还可以借助异养类微生物促进水体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常见的异养类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芽孢杆菌,将其用于污染的水体净化之中,主要是在水体中多次分别放入浓度不同的芽孢杆菌,当芽孢杆菌繁殖之后,对水质进行测量,从而针对性的确定与实际需求相符的芽孢杆菌浓度,从而将水体内的亚硝酸盐与硝酸亚的含量降低。这一过程主要是借助芽孢杆菌对其他细菌酶的生长和抗生素的形成进行有效的抑制,进而将水体病害的情况减少,从而有效的进行水体净化。

二是除了芽孢杆菌外,异养类微生物较多,比如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乳链球菌、乳酸杆菌等。其同样能有效的对水质净化。但是为了将水体中的氨氮降低,促进水体透明度的提升,就需要加强蛭弧菌的应用,从而利用其对细菌进行裂解的同时,促进水体透明度的提升。而如果将蛭弧菌与光合细菌混合使用,还能在增加有益菌的同时对有害菌进行有效的抑制。

3.3具体的应用要点分析

一是就硝化细菌而言,其生存能源主要是亚硝酸盐、氨等,为好氧菌,主要用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与氨的处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首先把氨氧化为亚硝酸盐从而获取能量;其次是把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并在转换中进行能量的获取。通常来看,若PH值和温度较高时,水生生物受毒性分子氨与亚硝酸盐的影响较大,但是亚硝酸盐给水生物不会带来影响。而亚硝酸盐又是对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此时就需要应用消化细菌来将其浓度改变,尽可能地平衡有益菌,将亚硝酸盐进行讲解的同时促进水质提升。

二是就光合细菌来看,主要以光作为其能源,通过光合作用来繁殖的自养类微生物,从而对水中病原繁殖进行有效抑制。

三是就芽孢杆菌来看,因为其可以分泌出多种酶,以及多种抗生素,属于好气型细菌。在水产养殖污水修复中,主要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将其残存的饵料和养殖体的排泄物和动植物残体清除,具体是将其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再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即低级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最终将其分解为可溶性盐和二氧化碳,使得氨氮和亚硝酸氮与硫化物在水体中的浓度有效的降低,给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所以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3]。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不仅修复成本较低,而且能有效的使得水产养殖环境净化,并对水体生态平衡有效的稳定,对于实现生态养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为了加强对其的修复,需要对其污染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切实掌握其修复原理,并掌握修复技术要点,以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续钊.浅析水产养殖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J].生物化工,2018,4(06):134-136+141.

[2]何莎.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J].江西农业,2018(12):121-122.

[3]刘俊强.水产养殖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的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