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周群悦刘淑芳

周群悦刘淑芳(包头市第八医院骨一科01404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268-02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3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活动(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结果38例患者通过预防性护理,无一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仅一例术后24小时发生下肢肿胀,经抬高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及预防性护理及治疗后缓解。仅一例伴糖尿病患者刀口轻微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及外敷好转,全部康复出院。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可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

人工关节置换术经历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治疗骨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每年有3-5万人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1]。术后并发症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预防及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也成为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及神经损伤。

我科对2009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者针对其并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9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7例,女21例,年龄56~81岁,其中伴高血压患者13例,糖尿病6例,心血管疾病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1例,膝关节置换17例。

(1)术前护理评估充分评估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其进行宣教。对高龄、吸烟、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心功能不全者,要向其讲解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引起重视,主动配合治疗;劝导吸烟者戒烟,给予低脂、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及早处理全身性疾病,本组13例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130/100-89mmHg,6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至6.1mmol/L以下。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3)并对病房定时消毒,对术后患者采取每日紫外线照射半小时,预防交叉感染。另外,还要常规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术后要继续应用抗生素,保持切口干燥周围皮肤清洁,敷料清洁,有渗液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换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及时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

(4)神经损伤也是术后并发症之一,其表现是损伤神经所支配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经常巡视,询问患者感觉,活动情况,检查皮牵引装置是否正确,引流是否通畅。

(5)深静脉血栓(DVT)也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防止负压引流管,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是否通畅,如引流不畅可导致积血积液淤积致局部血肿,使感染几率增大,也使血肿下血管受压,血流缓慢,给血栓形成增加机会,如无异常,引流管于术后24~48小时拔除。抬高患肢,可促进静脉回流,髋关节手术者可在换侧肢体下垫软枕,垫高20—25度,并及早进行功能锻炼,DVT50%发生于术后第一天,30%发生在术后第二天[2]。致命性的肺栓塞一般发生在术后4周内,因此术前要用低分子肝素。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早期进行患肢肌肉收缩,被动肌肉按摩及关节的持续被动活动,穿弹力袜以促进静脉回流。另外还要运用抗凝剂,术后一般不用止血剂用抗凝剂,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用低分子肝素0.4ml腹壁皮下注射,1次/日,持续七天。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所以术后24小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及引流,按医嘱行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测定[3]。

二、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致残,由血栓引发的肺栓塞病死率高,感染则标志着手术的失败,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因而对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对高危患者应采取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所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惕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的发生。若发现患者站立后有下肢沉重、肿胀感,应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应观察双下肢有无肿胀,皮肤色泽、温度,疼痛的改变,应注意有无感染的发生。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术前护理评估、术后观察及护理,才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述华.人工关节置换术未来发展与挑战.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1):3.

[2]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46.

[3]金妍瑛,徐国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