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巧妙指导学生朗读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阅读教学中巧妙指导学生朗读训练

潘晓英

潘晓英(陕西省淳化县大店中学陕西淳化711200)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训练内容,是学生对文本认知和文本理解、感悟的重要体现形式。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而接下来,有关朗读训练的具体操作,却有好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如何正确认识朗读,搞好朗读教学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训练;适时点悟;逐层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102-01

《语文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讲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既然如此,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明确朗读在阅读课的地位,《大纲》指出:“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的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读的基础上做到流利的读,有感情的读。”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作为语文老师,应明确它的地位和意义,摆正读和讲的关系,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规范的语言进行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朗读要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读,是阅读课的特征,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正确、流利地读”的基本功是严格训练出来的。例如我教《黄河颂》一文的时候,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有十几次那么多。这样教学生,既让学生通过读领会了课文内容,又让朗读基本功的训练落到实处。

3、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式。要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地读,尤其是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边议。如教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文时,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我问:“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强烈的渴望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心情?”学生很快地答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趁势指导读这句诗,要读出悲壮的爱国感情。由于学生理解了诗句,一下子能读出真切的情感来。

4、要有感情地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课堂上,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通过声音把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地方表现出来,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例如有一些课文或段落的感情或强烈、或激昂、或悲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全情地投入指导朗读。如我教《沁园春》一课时,运用以读助讲的方法,把教学的重难点落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教学中,我用语言去拨动学生情感的弦,配合激昂的音乐,学生边学边读,渐渐进入了课文的情景。下课了,大家还未从角色中抽出来。所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把课文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声音充分地表达出来。

5、创造阅读环境氛围,提高朗读效果。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借助音乐来作为朗读的背景,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增强朗读的效果,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我指导学生朗读《背影》一文时,借助忧伤的二胡音乐,使学生更加尽情地投入到朗读中去,场面相当感人,催人泪下。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音乐来辅助朗读,使效果生色不少。

6、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有目的的选择朗读方法。朗读的方法很多,教学时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我在教学时,常常把课文或段落分门别类,不同的课文或段落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齐读。齐读可以激发情绪,渲染气氛。齐读可安排在易读、易上口的内容上,如总起句、结束句、排比句、反问句、拟人句等。(2)分角色读。适合于人物较多的课文或有较多人物对话的段落,先要让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对角色的心里有一定的把握才进行这种朗读。(3)范读。即教师或读书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性的范读。为让学生形成课文所需的情感状态,进行有感情的范读,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诱发他们的感情冲动。(4)默读。就是心读,用于思考性很强的内容。这种读书方法一般设置在文章的重、难点处或一些较难的篇目中,这些地方需要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把设疑的实质————矛盾引入阅读过程,通过边读边思考自行解决矛盾,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和概括的能力,以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能力,这样学生就会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