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人工关节置换不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人工关节置换不同

张兰涛1张国秋2曾学珠1

张兰涛1张国秋2曾学珠1

(1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00)

(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对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人工关节置换术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6例,其中38例(A组)接受DHS治疗,46例(B组)接受PFNA治疗,42例(C组)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患者接受手术后关节功能状况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接受PFNA治疗的患者其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疗效优良率方面与接受DHS治疗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人工关节置换组与PFNA治疗组患者相比,其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都有一定的减少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是三种手术中最多的。结论综合考虑PFNA在治疗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其手术过程患者的痛苦最少操作也相对简单、快速,治疗效果也相对有效、可靠。

【关键词】DHSPFNA人工关节置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074-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发生在髋部的一种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如何做到手术治疗的快速、安全、有效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对DHS,PFNA及人工关节置换三种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26例,其中男56例、女70例,患者年龄在71-81岁间,平均年龄为71.5±0.3岁;所有患者均按照Evevs-Jensen进行分型:Ⅰ型28例,Ⅱ型26例,Ⅲ型31例,Ⅳ型22例,Ⅴ型19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接受DHS治疗,B组接受PFNA治疗,C组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1.2方法

A组采用DHS术,取患者股骨上段外侧入路,取15cm左右的切口,充分暴露股骨上段以及大粗隆并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后,在导向器引导的基础上在股骨大粗隆顶点下大约2cm位置打入定位针,确认定位无误后进行扩孔,攻丝把DHS螺钉拧入到股骨头软骨下是0.5-1cm处,最后在侧方放置钢板固定[1]。

B组接受PFNA内固定术:在大粗隆顶端以上约5cm处纵向的取5cm的切口,从大粗隆顶点的位置将导针插入骨髓腔,再沿导针将PFNA主钉也插入进去并把导针拔出;接着在瞄准臂的引导下再将导针打入到股骨头颈内,确认位置后,沿导针打入螺旋刀片到股骨头内,在其到达合适位置后将刀片锁定,将远端交锁螺钉拧入同时拧入尾帽。

C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取侧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在髋关节后外侧取切口,将臀中肌转子顶部的附着点进行保留。把开关节囊打开后,在小转子上方约1cm处的位置斜行实施截骨,把股骨头取出将大、小转子等保留下来,实施扩髓后,将股骨头假体柄(塑料、陶瓷、金属等材料)置入,将大转子骨折解剖进行复位使股骨头的中心能够和大粗隆顶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将大转子、小转子固定复位[2]。

术中均留置引流管并实施引流24-48h,术后予以4-6d的抗生素治疗和为期14d皮肤牵引,并在各自术后的14d内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以及踝关节伸屈锻炼,在术后4d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部分的负重锻炼。

1.3观察指标

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术后关节功能状况情况进行分析。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采用Harris法[3]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将治疗的效果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数据均采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过程方面指标的比较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患者卧床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三种手术主要指标的对比(x-±s)

注:三组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FNA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方面与DHS治疗的患者与全髋置换的患者相比,都有了明显的减少和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相比各项指标情况要优于C组,其差异同样显著(p<0.05)。2.2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术后一年内,三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见表2:表2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3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

注:A组与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三组治疗的效果均较好,其中B组与A组相比治疗优良率有显著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显著(X2=4.247,p=0.039),而C组的优良率为三组最高,但是其与B组相比其优势并不明显,其差异并不显著(X2=0.413,p=0.2471),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较多,本研究采用的三种治疗方式均有效,其中DHS的原理在于通过加压螺钉插入股骨头的颈部来将骨折近端进行固定,而将螺钉尾部套入侧方的钢板就能实现骨折远端的固定[4]。而螺钉可以与侧方钢板形成很好的承重系统帮助骨折的愈合。但该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临床应用受限。而人工全髋关节置能获得很好的髋关节功能,这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意义重大,三种手术中其治疗效果最好、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但其手术过程复杂。而PFNA技术是近年来采用的一项新技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的预防股骨颈旋转口且其手术过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具备优势。本研究中,PFNA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方面与接受DHS治疗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与PFNA治疗患者相比,其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方面、并发症方面的发生率都有一定的减少和降低,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是三种手术中最多的。说明想要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和得到安全性保证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选择以人工关节置换不同植入物治疗,而从综合方面考虑PFNA治疗更具优势:其手术过程相对简单、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1]刘小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J].当代医学,2013,(26):98-99.

[2]韩冠生,张井泉,李振伟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治疗方式的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3):360-362.

[3]陈启旺,孙建军,李跃红等.人工股骨头置换和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8):47-48.

[4]毛琦,龚志锋,蓝子江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