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窦彩晶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二人民医院150518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择在2010年3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环境、氧疗、心电监护、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各项治疗与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组26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2±2.6d、症状平均消失时间4.1±1.8h、护理质量平均分95.8、患者满意度92.31%。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阻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简单、易行、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阻肺;效果;护理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或者是其它非慢性肺部疾病可能会导致慢阻肺的发生,又称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这种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严重会导致心功能衰竭,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此病的发病率达到4%,其中多为老年人。这种病的识别病征为“喘、咳、痰”,这在平时的发病中就体现出来,急性发作起来更加严重,属于常见的临床重症之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治疗和护理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我院针对此病有针对性的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慢阻肺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其中男性19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1.3±1.8岁,平均病程15±1.3年,伴有心功能不全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其中男性17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2.1±2.2岁,平均病程15±1.6年,伴有心功能不全12例[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抗炎、化痰、止咳和提供低流量持续吸氧是对两组都采取的护理措施,而相应的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还要额外的采取特殊措施,例如扩血管、强心和利尿。对于对照组采取的时候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1环境护理

要保持病房的通风情节,给予病房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调节病房的舒适度,还有定期进行消毒,保证病房的无污染性。人员的流动会带来病菌,所以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在急性期可以一人一室,杜绝在室内吸烟。

1.2.2氧疗护理

在对患者提供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奏,口唇以及四肢的颜色,自身的意识形态,还有血压和心率等的变化。如果病人因为病情发生变化需要增大吸氧浓度,需要在供氧的时候控制呼吸兴奋剂的滴速和呼吸机的通气压力。

1.2.3心电监护

2组患者在入院后都做了心电监护,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律变化进行监护,了解患者病情的转变情况,及时发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和医生沟通,以便医生能随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3]。

1.2.4健康指导

医护人员可向患者传输正确的护理方式,用来减缓病情。一可以采取拍打的方式,排出患者的痰液。首先要在患者的非睡眠时间进行,翻身背部向上,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翻身。翻身后,医护人员用适当的力度用右空心拳对患者进行每分钟100-120次的拍打,拍打的时候要从背部自上而下,由内到外。每一次的拍打时间为3-5分钟。指导患者进行轻咳,如果患者的痰液过于黏稠需要使用氨溴索雾化剂进行雾化吸入的方法,如果患者无力咳嗽但是痰液又多,可以采取小儿吸痰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让患者排出痰液。二是指导患者利用缩唇式呼吸法呼吸,首先患者需要处于端坐或者半卧的体位,护理人员处在患者的右侧位置,右手置于患者的腹部,左手放在患者的胸部位置,患者进行缩唇、收腹吸气,然后再慢慢的呼气,再用鼻子尽力的吸气,保持胸部不动,挺腹的状态,呼气所用的时间要为吸气时间的2倍。

1.2.5心理护理

慢阻肺的发病周期长,这对患者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很多患者都会失去生活下去的希望,对医生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利于病情的治疗,一些患者则相反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所以一旦病情反复就会焦虑、紧张,无法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对于以上状况,医护人员会向患者进行积极正面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病情起因,还有医院采取的医护措施的作用以及成功的案例,安抚患者的内心,给予患者治疗成功的希望。

1.3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在12个小时内患者的情绪就温度下来,积极的配合治疗,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有效: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说明现在的护理措施有效,不必更换护理方案和治疗方法;好转:因为患者的积极配合,在72个小时内病情得到控制病情减缓,但是还需要适当的调整方案做进一步的治疗;无效:在72个小时内,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并且有并发症发生,这时候需要及时更换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案。

2结果

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日、症状改善平均时间、护理部对患者护理平均得分和院部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都有显著差异,而患者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

3小结

慢性病是因为气管内含有痰液无法排出从而引起的“痰、咳、喘、炎”等症状,病情严重会导致心功能衰竭。基于此,护理的重点就是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减少外界或身体内部的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为患者提供氧气。在最后的成效上,观察组无论是病状消失的时间、护理方式和患者的满意度上都要高于对照组。这样证明这种护理方法,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137.

[2]霍小平.张玉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