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分娩前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2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分娩前后的护理

梁柱先

梁柱先(藤县妇幼保健院广西藤县5433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免疫缺陷病毒)病人产前后的护理程序及其在母婴传播阻断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5例HIV孕妇产前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并持续改进。结果25例患者产后恢复良好,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满意,亦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护理措施恰当,HIV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关键词】HIV孕产妇护理

我国于1985年6月报告了首例AIDS(acp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但到目前为止,有关AIDS的护理文献报道较少,艾滋病简称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目前正处于HIV感染的增长期[1],我县确诊病例也在迅速增长,防控形势严峻。世界公认的HIV有三个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2、血液及血制品传播,3、母婴传播[2]。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25例确诊孕妇,其中5例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25例孕期确诊的病人,均为足月初产妇,在孕中期发现感染HIV,入院时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胎儿发育良好,产科、内科及其他情况无特殊。

1.2母婴传播阻断情况

在医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孕期+分娩时+产后新生儿的治疗方案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即自孕14周或确诊之日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拉米夫定(3TC)150mg,口服,每日2次,依非韦伦(EFV)600mg,口服,每日1次,直至分娩结束。婴儿出生后服用奈韦拉平(NVP)15mg或齐多夫定(AZT)15mg,每日2次,持续用药4-6周,随访至2011年12月底,除一例新生儿确诊感染HIV并死亡外,其余均未感染并存活。

2护理

2.1人员培训

我院为HIV母婴传播阻断实施机构,而医护人员对感染HIV病人接触不多,临床治疗护理经验不足,因此,首先对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知识,同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消除恐慌心理,从而避免医护人员的不恰当语言、行为对病人及家属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从而影响对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依法执业的同时巧妙地实施健康教育,教会医护人员在职业暴露时的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理程序。

2.2分娩方式的选择

母婴垂直传播是婴儿感染的主要途径,据统计,母亲是艾滋病,其婴儿患病率为25%[3]。剖宫产并不能降低母婴传播的机会,故感染HIV并不作为剖宫产术的指征,分娩方式顺其自然。

2.3加强职业防护,严防职业暴露

2.3.1凡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按标准预防要求进行。

2.3.1.1多数医疗职业性感染都是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被AIDS患者血液污染锐器损伤所致,减少锐器所伤是预防职业HIV传播的主要措施[4],产前或手术前应充分做好物品的准备工作,所用利器均为一次性,一经使用即视为污染,如刀片、缝针等,按操作步骤计算刀片及各种缝针其使用频率准备其数量,用后即置一耐刺容器保存以方便核对。准备充足的带针缝线,不回收线尾使用,避免反复穿针带来的风险,术中尽量减少利器的传递。

2.3.1.2参加接生或手术的所有人员均在严密防护下进行,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应进行标准预防,后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

2.3.2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断脐后即予浓PP水烧灼残端,并就地给予沐浴,以去除新生儿体表的血液及羊水,以后的新生儿沐浴在病室进行,其所用物品严格专用,予以母婴同室,指导人工喂养,并指导坚持按医嘱服药4-6周,满1岁时到疾控中心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2.3.3器械处理

使用的器械在操作结束时立即彻底清洗,通知供应室及时回收处理,如不能及时回收处理,保持器械湿润,以确保清洗的质量及消毒效果。其他如血压计、手术床、监护仪接线等视情况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或酒精拭擦消毒。

2.3.4操作间的处理

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板,如有血渍可先用双氧水拭擦,室间所有物表均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拭擦,用空气净化机的臭氧功能对空气进行净化消毒4小时。

2.3.5医疗废物的处理

2.3.5.1医疗废物严格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针头、刀片、缝针等放置在一次性利器合中,一次性物品用双层的废物袋密封后集中处置,羊水、血液加入消佳净粉剂,使混合液中有效氯达1000mg/L[5],作用30分钟后再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2.3.5.2该病人独立安置,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在病室内临时设置不同颜色的加盖垃圾桶,并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将垃圾分类,严格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开放置,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如产垫、冲洗的棉签等,收集时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喷洒消毒后集中处理。

2.3.6出院后的终未消毒

其所用物品如体温表、血压计等以及病室内所有物品均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拭擦或浸泡消毒,一次性床单、被套按感染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婴儿所用的衣物、被子高压灭菌后再常规清洗,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再用空气净化机的臭氧功能进行净化消毒4小时。

2.4依法执业

医护人员不能谈论病人的诊断、岐视患者及婴儿,提供与其他病人同等的医疗护理服务,绝不允许泄露病人的相关信息,严格执行《艾滋病防治条例》。

2.5健康教育

2.5.117入院前其配偶及陪护的家属已知悉病情,入院后即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消除其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同时新生儿采用人工喂养,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2.5.2产褥期保健

产后身体虚弱,避免受凉,注意卫生,防产褥期感染,产后2个月内避免性生活。产后42天母婴来院进行健康检查。

2.5.3生活指导

大量的资料表明,家庭内相互横向传播的机会,除性生活外,几乎等于零,出院后可与一般人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因免疫力低,避免到公共场所,不要接触感染的患者;注意饮食卫生;手部有伤口时不要接触病人,或者戴双层手套护理病人,孕妇及儿童尽量不要接触HIV感染者。

2.5.4性生活及避孕

同房时戴双层安全套并节制性生活,一方生殖器有创伤时避免性生活。避免再次怀孕,因带病毒的孕妇有55%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喂奶等方式传播给后代,同时妊娠可能使无症状的感染者发展为有症状的艾滋病患者。

2.5.5防止血液的污染,发现自已有伤口时应及时包扎,避免血液污染物品,包括月经血。

2.5.6自我观察

临床实践表明,使用特异性治疗越早,患者存活的可能性越大,时间就越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不仅取决于临床医师也取决于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院外生活的早、中期患者,使他们掌握一些自我观察常识,发现问题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是非常必要的。

3讨论

3.1HIV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感染后机体反应可分为: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艾滋病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可延续数月到十多年,HIV进入机体后主要侵犯CD4T淋巴细胞,对淋巴细胞有特殊的亲嗜力,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直至缺陷,AIDS大多数病人死于不可控制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而我院收治的25HIV感染病人均为妊娠合并无症状HIV感染期,所以护理的目标重点在于健康教育,使其自觉接受抗病毒治疗系统的专家的指导,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婴儿满12个月及满18个月时到当地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系统接受HIV抗体的检测,以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3.2由于HIV对外界抵抗力差,对热及一般消毒剂如洒精、有机氯均敏感,故我院在对25病人的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中均使用了酒精和含氯消毒剂,达到了彻底的消毒效果,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3.3根据一些文献报道,HIV发生职业暴露后获得性感染的概率为0.3%-0.5%,故我院对医务人员进行了预防职业暴露的强化培训,认识到职业暴露带来的风险与危害,有效预防了职业暴露的发生。25例的医疗护理过程均在医院感科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到位,医院感染得以有效控制。

3.4目前的法律、法规充分保护了HIV/AIDS病人的稳私权,保护了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给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5病人在我院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均依法依规开展治疗护理活动,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医疗护理措施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积极、充分配合,使医疗护理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4结论

目前尽管AIDS病人的治疗效果欠佳,但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HIV/AIDS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参考文献

[1]潘考彰.新发传染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2]梁万年.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7.

[3]丁炎明.艾滋病护理的新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73.

[4]丁炎明.艾滋病护理的新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73.

[5]消毒技术规范.北京,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200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