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黄冬海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以及肠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结论:及时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十分重要,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诊断,治疗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dhesiveintestinalobstruction.Methods:120patientswithadhesiveintestinalobstruction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une2013toJune2015wererandomlypidedintostudygroupandcontrolgroup,with60caseseach.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surgicaltreatment,whiletheresearchgroupreceivedintrapulmonaryintestinalalignment.Thetherapeutic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analyzedandcompared.Results:thehospitalizationtimeandanalexhausttimeofthestudygroupwereshor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incidenceofabdominalcyst,incisioninfection,reobstructionandintestinalfistulainthestudy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atadifferenceswerecomparable(P<0.01).Conclusion:timelydiagnosisofadhesiveintestinalobstructionisveryimportant,inadhesiveintestinalobstruction,theuseofsmallintestinalinsetintestinalalignmenttreatmentschemehasamoresignificanteffect,isconducivetoimprovingthesymptomsofpatients,fewercomplications,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adhesiveintestinalobstruction,diagnosis,treatmentanalysis

粘连性肠梗阻通常是因腹腔内小肠发生粘连,进而影响肠道内容物正常通过[1]。一般多发生在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和放疗后,在腹部手术中为常见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各种梗阻的20%-50%。反复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2]。因此对粘连性肠梗阻和术后再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及时诊断与治疗一直都是胃肠外科的难题,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选取我院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体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20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3.6±2.8)岁。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4.7±3.5)岁,其中6例腹腔结核患者,6例腹茧症患者,22例患者均做过1-3次腹部大手术,其中肠扭转术后患者7例,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4例,妇科术后患者5例,直、结肠患者2例;研究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2.4±2.2)岁,其中5例腹腔结核患者,7例腹茧症患者,21例患者均做过1-3次腹部大手术,其中肠扭转术后患者6例,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5例,妇科术后患者6例,直、结肠患者3例。经入院诊疗之后,全部患者均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3],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标准:X线检查:腹部立位片发现大小不均的液气平面。腹部存在压痛、膨隆,听诊肠鸣音亢进。

1.2方法

常规术前处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禁食与胃肠减压:被怀疑为粘连性肠梗阻时,应立即禁食;一旦被确诊是粘连性肠梗阻,应实施胃肠减压。②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和水紊乱。③防治毒血症与细菌感染:肠梗阻时间如果过长会引发细菌感染、产生细菌毒素,应给予适量的抗生素防治。④营养护理:若病患禁食超过48小时应立即进行营养治疗。⑤对症处理:适时采用麻醉性止痛剂、解痉剂及镇静剂。手术方法,对照组采取探查切口或者原切口进行常规性的肠粘连松解术[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入腹后开始全面探查,先将全部肠管游离,进行锐性或钝性分离粘连,肠管扩张严重的患者先采取减压处理;取一根乳胶管直径在0.5cm左右,由术中肠管长度决定乳胶管的具体长度,大约3-4米长,常规消毒,实施小肠内置管固定空肠造口术操作。在乳胶管中间部位剪几个侧孔,侧孔间距在5-10cm之间,其范围通常在乳胶管道的三分之一左右比较合适。在距离空肠上部Treitz韧带13-16cm处选择入口,按空肠回肠到回盲部再到阑尾的顺序放置提前准备好的肠内置管,最终从阑尾根部穿出,在阑尾根部进行双层荷包的缝合固定,若已切除回盲部,便在结肠任意处的肠壁造口。在空肠肠排列管处引出8cm隧道式包埋,再从壁层腹膜引出。于腹壁引出处固定肠管与腹壁,缓慢把肠道送回腹腔中,最好与生理性排列相似,但无需强求以免过度操作,在放置引流之后关腹。通常内置管保留10-15天,待病患开始肛门排气且恢复肠蠕动时便可拔管。术后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后患者不可以过早进行活动,防止发生由缝线撕脱、肠管窜动及系膜损伤引发的越位性粘连;②其余处理措施与术前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患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详细观察并记录术后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以及肠瘘等并发症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住院天数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天数及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减少,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以及肠瘘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肠梗阻,任何性别、年龄均可发生[4]。一般在腹部手术后,或在腹腔感染之后发生,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是机体对异物修复愈合、手术创伤的一种防御性行为。临床实践表明,肠粘连发生时,若肠内容物运行比较畅通,便不会出现梗阻,无需手术,只有出现反复腹痛,发生梗阻时才进行手术干预。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比较难以预防,因其无序粘连引反复发作发肠梗阻,治疗棘手[5]。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机理是使全部小肠被内固定管串通达到支撑作用,促进其大弧度排列,进而使其虽有粘连但不发生梗阻。因此,术中必须将所有粘连彻底分离,注意仔细修补分离时引起的肠壁及浆膜破损,必须慎重切除肠段[6]。

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除病史以外,还应该同时结合实际症状、CT、X线等辅检查。区别出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综上所述,针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最终大多数还是要实施手术治疗,解除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孔令源,李俊生.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J].医学综述,2013,19(3):407-410.

[2]邵华,孙威,蒋本春,等.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11,51(18):99-100.

[3]李贵明,谢仁.84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36-137.

[4]潘清文,叶永生,袁远程,等.肠切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2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57-358.

[5]刘晓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9例治疗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2):205-206.

[6]梁建军.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68例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24):5066-5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