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CT、MRI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CT、MRI比较

汤文华

湖南株洲恺德心血管医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CT、MR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随机将116例脑梗死出血病例均分为CT组与MRI组各58例,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分析两组影像学特点并对比出血性转变阳性率。结果:MRI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高达100.0%,明显高于CT组的69.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诊断技术中,MRI对于亚急性期病例的诊断优势更为突出,早期采用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支持临床治疗并提高生存率,对临床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诊断;出血性转变;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脑梗死出血性转变一般又叫做出血性脑梗死,即脑梗死期间缺血部位再次发生血液灌注,梗死灶由此出现继发性出血。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脑梗症状持续性加重或者不缓解,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早期实施溶栓治疗有助于控制出血症状,但容易导致脑梗死出血性转变发生率升高,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伴随各类严重并发症或死亡事件[1]。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和MRI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变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认识程度,更好地支持临床治疗。本研究采用CT、MRI扫查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并分析其特点和出血性转变阳性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变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CT组与MRI组各58例,CT组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9.4±2.4)岁;MRI组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8.8±2.8)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MRI组所用检测仪器为通用1.5TSignaHDxt超导磁共振仪,将患者头颈部和下颌妥善固定,取常规仰卧位,头先进。首先行轴位2D-TOFMRA定位,通过最大密度投影法进行血管重建,确定颈动脉分叉部位,分别于颈动脉分叉部上下2cm区域内保持与血管垂直的方向,行横断面2D-TOFMRA、T1WI、T2WI和颈部血管增强扫描成像。扫描序列均采用外周门控技术。2D-TOF序列TR与TE分别为17ms、4.3ms,T1WI序列TR与TE分别为800ms、15.3ms,T2WI序列TR与TE分别为2000ms、89ms。另采用TOSHIBA16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CT组患者,层间距与层厚均为8mm,扫描矩阵256视野范围为×512,视野范围为240mm×240mm,电流和管电压分别为90~120mA、120kv。由两名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科医师负责两组影像图像的特征分析,记录相关征象,意见冲突时由第三方协助,最终达成统一意见。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时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出血情况和出血性转变阳性率对比见表1。

CT组中14例为额叶出血,14例为颞叶出血,6例为顶叶出血,3例为枕叶出血,11例同时侵犯累及多个脑叶,6例基底节区,4例小脑半球。MRI组中15例为额叶出血,16例为颞叶出血,4例为顶叶出血,2例为枕叶出血,12例同时侵犯累及多个脑叶,4例基底节区,5例小脑半球。MRI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高达100.0%,与CT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表1两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对比(n,%)

组别例数(n)出血性转变阳性率

CT组5869.0(40/58)

MRI组58100.0(58/58)a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2.2两组影像表现分析

MRI组脑梗死部位T1WI和T2WI分别表现为低信号、高信号,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或者片状,沿脑回分布。亚急性早期和急性期T2WI表现为低信号,而亚急性晚期和慢性期则表现为高信号;T1WI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均表现为中等信号,亚急性期则表现为高信号。本组病例主要为T1WI高信号。CT组梗死区域呈低密度信号,病灶呈片状、团状高密度影,显像范围较MRI相比偏小,58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病例中18例未见新明显出血灶,余者主要为局限性出血或者范围灶性出血。

3讨论

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脑梗死缺血引起血管壁损伤、脑组织水肿、坏死和软化量增减、继发性纤溶与凝血功能障碍、脑梗死病灶再灌注、梗死灶边缘侧支循环开放等等,其中梗死灶再灌注是本病最为关键的一个发病机制[2]。统计数据表明脑梗死出血性转变发生率约在30%~40%之间,以大面积脑栓塞或者脑梗死病例最为多见,梗死面积越大,相应的出血发生率会明显越高[3]。此外脑栓塞后14d内是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主要发作期,最终因心源性脑卒中而死亡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变者约为95%[4]。

对于MRI或者CT检查示大范围脑梗死或者梗死后水肿是导致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一个高危因素,CT扫查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特征主要是低密度梗死部位可见各类环状、斑点状、条索状或者团块状高密度影,形状不规则且密度不均匀,对密度相对较低的渗出性以及灶性出血表现不够突出,因此临床诊断中往往会导致漏诊,患者病情诊治也由此受到延误[5]。本次CT组中58例患者,影像显示高密度影者仅为40例,占69.0%。不同阶段的脑梗死MRI信号也有较大差异,其中急性期患者MRI在T1WI序列上主要是等信号,T2WI主要是等信号或者稍低信号;而在亚急性早期,T1WI以及T2WI序列上均以高信号为主;慢性期T1WI以及T2WI序列主要以低信号为主。CT能够明确诊断绝大多数脑梗死出血性转变,但用于诊断部分缺乏典型症状的患者效果不佳,需其他检查手段配合。MRI在诊断脑梗死出血性转变方面作用显著,尤其适用于斑点状出血和亚急性期出血。文献报道称MRI对于亚急性期CT值减少而无法明确诊断的出血灶有很好的显示效果,数日后复查可清晰显示出血降解产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高达100.0%,与CT组的69.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提示MRI用于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诊断技术中,MRI对于亚急性期病例的诊断优势更为突出,早期采用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支持临床治疗并提高生存率,对临床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白璐娜,高思佳,王永峰等.DTI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1):761-765.

[2]卑贵光,李松柏,马虹等.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出血性转化的MR分型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8):533-536.

[3]杨志宏,伍建林.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显示脑梗死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12):837-839.

[4]宋桂芹,王拥军,董可辉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超声与血管造影比较研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1):23-26.

[5]胡跃峰,冯凯,张郡等.伴脑动脉狭窄的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07(4):37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