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周梦渊

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浙江省宁波市315100

摘要: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中,所救治的均为病情十分严重、几近病危的患者,这类患者大多免疫力十分低下,且会有很严重的意识障碍如深度昏迷等情况,同时许多器官功能出现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需要格外注意和小心。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率也高于其它临床科室,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选取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优质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某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发生肺部感染的8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重症监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通过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的恢复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发生肺部感染的8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1例,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8.5±2.7)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5例,重型脑外伤12例,呼吸道感染8例,脑梗死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哮喘3例;合并症:糖尿病12例,肾功能不全20例,心功能不全9例。对照组患者4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6.7±2.2)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4例,重型脑外伤10例,呼吸道感染8例,脑梗死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哮喘7例;合并症:糖尿病14例,肾功能不全19例,心功能不全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类型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观察患者肺部感染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出现的一些原因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如气管切开、吸烟史、呼吸机应用、住院时间等。

1.2.2护理方法

(1)病房环境方面的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有多种细菌存在,这些细菌极易从呼吸道进入患者肺部,造成肺部感染。因此,在对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应用紫外线定期对病房中的空气进行消毒,一般而言,每天的消毒次数应该>2次,并应用消毒液擦拭病房中的地面、床头柜等物品,减少科室内的细菌。

(2)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大量研究表明,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基本上都来源于患者自身,如果有误吸出现,则细菌极易进入到患者呼吸道中。另外,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大多处于昏迷状态,气道的清除功能会严重下降,难以自主进行咳嗽、吞咽等动作,致使患者难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顺利吐出,极易使细菌从呼吸道进入肺部。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强化管理,使患者呼吸道保持在湿化状态中,可应用生理盐水湿化患者的呼吸道,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引入带加热功能的加湿器,使患者的呼吸道能够持续保持湿润。

(3)对气管切开处进行强化护理,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而言,大多需行气管切开,而在长时间的住院中,切开处的皮肤、皮下组织常有水肿出现,有液体渗出,这给微生物、细菌的黏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常导致肺部受到感染。因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格对患者气管切开处实施护理,对于此处的敷料,应该使其保持清洁和干燥,若有分泌物出现,应该及时以新的敷料更换。

(4)加强口腔处的护理,用相应浓度的硼酸溶液或者碳酸氢钠对患者每天进行≥3次口腔护理,保证患者口腔的清洁度。

(5)注重无菌操作,实施护理操作的整个过程中,不但应该对相关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而且需要给予自身消毒高度的重视,每次治疗、护理操作前,都应该规范对双手进行清洗,若条件或时间不允许,可采用手消液进行消毒,减少手部细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使肺部感染的几率得到有效降低。

2结果

2.1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结果显

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重症监护时间观察组的重症监护时间为(39.5±5.4)h,对照组的重症监护时间为(74.2±4.8)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自身免疫力很低,加上病情导致的意识障碍,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并发肺部感染,从而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更大伤害,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十分注意。本研究结果显示,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最主要原因为排痰不畅与误吸。在意识障碍情况下,患者的咳嗽与吞咽功能均会逐渐减弱,使得食道内分泌物难以排出;而且,重症监护室患者均需长期卧床治疗而缺乏活动,使得肺活量逐渐减少且肺泡开始膨胀,最终容易产生坠积性肺炎。在进行鼻饲时,若患者未得到有效护理便很有可能出现误吸,从而导致肺部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侵入操作,若所用器材消毒不彻底,也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定期进行鼻胃管与口腔等护理,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消毒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消毒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外部因素对患者造成感染,同时也可以防止患者误吸,降低病发率,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因此,护理人员在口腔和鼻胃管等方面加强护理具有较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外部细菌因素、医疗器械入侵操作等造成的身体伤害,减少了误吸可能性,提高了治疗有效性和临床护理质量,让患者更加平稳地渡过疾病危险期,顺利转危为安。结果表明,观察组加强鼻胃管、口腔等护理的方式优于对照组的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并发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肺部感染的概率,对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积极的效果,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希望通过本论文的介绍对确定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许丽丽.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4):250-251.

[2]黄小群,刘川,卢陈聪.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07):129-130.

[3]屈艳博.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4):161-162.

[4]任珂.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9):67-68+70.

[5]陈小芳.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2):155-156.

[6]马丽萍,贺燕.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