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张芝寿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朗诗五权希望小学校四川旺苍628213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通过朗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述变得顺畅、流利,又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融入文章中,深入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所以朗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强调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希望能够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朗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将书面语言传输到大脑中并转换为口头语言,完成“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学生通过朗读作品,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可以掌握正确的读法,使得口语表达更加顺畅,增强自身的语感;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中,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悟到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同时朗读教学不仅仅只是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教学现状

目前,朗读教学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教育制度的限制,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老师带读、学生跟读,学生朗读积极性不高、学生朗读缺乏情感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教师对话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度不够、教学水平不高

一是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朗读只是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及活跃课堂氛围,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朗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利武器,,因为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实质和内涵的认识不足,导致朗读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对话教学的效果。二是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度不够,认为课堂上学生只要跟随教师的授课,做到认真听讲,进行记忆即可,导致教师无意于对朗读教学的研究,从而影响了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降低了朗读教学的效果。三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对学生朗读情感培养的能力,无法满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际需求。四是部分教师课堂实践中采用朗读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或是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朗读教学存在提前演练的情况,朗读教学成效掺杂大量的水分,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学生对朗读教学的态度不端正、兴趣不高、学习能力较差

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尚处于懵懂好动爱玩耍的阶段,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是部分学生的态度不端正,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目标、方向不明确,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计划欠缺,也难以理解朗读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二是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等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朗读也只停留在粗浅认识的阶段,认为其只是简单复述的口语表达,未对朗读赋予情感,草草了事。三是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结巴、卡壳的情况后,自信心受到打击,心理上难以接受,羞于在课堂上再进行朗读,对学习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的有效培养措施

一)走进课文激发情感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的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感悟语言表达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我们在学习《黄河是怎么变化的》这篇课文的时候,文本中那句:"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作者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更加准确的表达出自己不解及不满的心情。对于这样类似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朗读,先运用陈述句的口吻朗读一遍,"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体会其中的情感色彩;再运用反问句朗读一遍,通过对比两种读法,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当时的情境下对于黄河带来祸灾强烈的不解与不满。因此可见在文本教学过程中,转换思维,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意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能力,尤其反复对比朗读中,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情感,并掌握写作的技巧,切实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今后的写作能力。

(二)分角色朗读把握情感

分角色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塑造不同角色,应用不同场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作者的角度感悟文本,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小英雄雨来》一文,讲的是雨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侵略者作斗争,保卫自己的家园,情节生动,对话丰富,剧情感十足,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课本上情节的表演和朗读,让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切实体会当时的情境和情感,并引导学生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朗读做出点评,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同时也让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了朗读教学效率。

(三)做好朗读评价与情感指导

小学生由于自身阅历的浅薄,在文章情感把握上很容易出现偏差,不少情况下,因为文章句式表达的关系,学生很可能不能正确把握其情感,进而在朗读过程中出现问题。对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做好情感培养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具有代入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段落"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文章体会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在朗读时应带有积极、褒扬的情感,应该对在朗读中能准确表达情感的学生给予肯定,对表达情感不准确的学生应进行耐心的指导,引导他们能够清楚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通过对学生的肯定和指导,提高学生对朗读教学的认可度,更好、更快的融入教学中。

结束语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应引导小学生换位思考,加强朗读中的情感培养,将自身代入到文章中的背景和情境,切身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情况,通过朗读准确的将文章中心思想和内心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实现朗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加帅.探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2).

[2]刘义,范海霞,刘峰.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感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7(03).

[3]江松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