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及其临床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及其临床特点

尹怀林

尹怀林(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红十字医院四川成都611432)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131-03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骨科收治入院或门诊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再骨折组)、对照组(骨折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D-T、CCI、骨折好发部位、骨折至再骨折的时间间隔、再骨折的发生率、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再骨折的发生率为4.52%,两次骨折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1±0.7)年,平均年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BMD-T、CC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协调技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运动协调技能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可能性较大。多因素风险分析表明,年龄因素及既往有椎体骨折史为再次骨折主要的风险因素。结论两次骨折之间,患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功能康复等治疗,减少跌倒等的发生,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风险临床特点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以骨组织量减少、微细结构遭到破坏,并且伴有骨脆性增加的一种骨病。骨折是骨质疏松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1]。在美国,因骨骼相关疾病引起骨折的患者约为150万人/年,其中,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病因,其发生骨折的风险在一定范围内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根据WHO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Ⅲ,1988-1994)临床研究表明,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50%的女性、20%的男性在一生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且患者一旦发生第一次骨折,发生再骨折的危险明显增加。本研究通过调查本院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寻找相应的预防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骨科收治入院或门诊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入选标准:①年龄:≥50岁;②骨折部位:肱骨近端、股骨近端、桡骨远端、椎体、髋臼;③摔伤为骨折的主要原因;④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密度值(bonemineraldensity,BMD)T值<-2.5SD[3]。

排除标准:①遭受严重暴力所致骨折,如车祸;②患者伴有其它骨代谢疾病;③有服用抗凝药物等与骨折有关的食物药物史;④患者接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

1.2分组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曾明确的诊断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再骨折组)、对照组(骨折组)。共收集病例268例,其中观察组47例,对照组221例。

1.3治疗方法

股骨和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椎体及桡骨远端采用手法复位或(和)夹板进行固定。

1.4评价指标

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BMD-T、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动作的协调程度、骨折好发部位、骨折至再骨折的时间间隔、再骨折的发生率、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时间(转换方式、动作不限,站立稳定再行走3m后计时停止)。所有病例随访2年,计算再骨折发生率,观察组未记录第三次骨折的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年龄、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时间及BMD-T值采用t检验,CCI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各指标时,以P<0.05为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性别、年龄、BMD-T、骨折部位、CCI及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时间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各指标相应的风险系数及95%的置信区间,取0.05为双侧的α值。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对照组在随访期间有10例患者发生再次骨折,再骨折的发生率为4.52%(10/221),两次骨折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1±0.7)年。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低于观察组,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BMD-T、CC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尚不可认为对照组的健康状态强于观察组。详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第一次骨折例数,第二次骨折例数

患者骨折以椎体骨折再发生股骨近端最为常见,详见表2。对照组女性患者占70.14%(155例),观察组占78.72%(37例),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观察组第一次骨折与第二次骨折部位分布情况(例)

第一次骨折部位第二次骨折部位

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肱骨近端椎体

桡骨远端2425

股骨近端1737

肱骨近端2110

椎体2802

2.2运动协调技能评定

对照组由平卧位到站立位的平均转换时间为(12.9±4.5)s,观察组为(26.8±8.6)s,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协调技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随访的2年时间内,共10例患者发生再次骨折,其首次骨折后的平均转换时间为(19.7±4.9)s,与整个观察组的平均转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运动协调技能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可能性较大。

2.3多因素风险分析

多因素风险分析表明,性别为女性、高龄、有髋部骨折或椎体骨折史、平卧位至站立位的转换时间增加、BMD-T<-3.5等均可使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其中,年龄因素及既往有椎体骨折史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详见表3。

表3发生二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因素风险系数(HR)95%置信区间

年龄(岁)

>751.221.17~1.28

>851.691.61~1.77

女:男1.371.33~1.41

曾发生髋部骨折1.250.87~2.38

曾发生椎体骨折1.631.02~2.09

BMD-T<-3.51.381.17~1.72

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时间

>15s1.081.04~1.12

>20s1.251.08~1.39

CCI

≥21.010.98~1.04

≥31.010.97~1.08

≥40.960.91~1.05

3.讨论

3.1年龄对再次骨折的影响

既往研究表明,年龄是增加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初次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不与年龄呈持续的正相关。在本项研究中,>85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次再次骨折的风险系数是>75岁患者的1.39倍。受骨折患者寿命及骨折所致患者死亡率升高等因素影响,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概率反而可能降低[4]。

3.2性别对再次骨折的影响

本项研究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二次骨折的可能性较大,其主要原因为女性患者更年期期间骨量迅速流失,致使椎体、桡骨远端等松质骨丰富的部位易发生骨折。权衡到男性患者死亡率显著的高于女性,故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概率可能比本研究结果偏高[5]。

3.3合并症对再次骨折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健康状态较差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而该项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CCI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健康状态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既往研究表明,健康状态好的患者发生骨折后的康复效果亦好,故提高了出现跌倒的可能性,而健康状态较差的患者发生骨折后的死亡率升高,因此显现出再骨折的发生率降低,而非其真实的结果[6]。

钙和维生素D是目前应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药物,无论是何种治疗方法,均可通过提高患者的BMD而降低骨折的发生率,但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很好的起到该作用,可与功能康复联合进行治疗。康复治疗不仅可以促进骨的生长,还可增加患者的运动协调技能,从而有效的起到防止跌倒的目的,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俊杰,李晴晴,夏瑢.脂代谢及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正骨,2012,24(4):16-18.

[2]高培君,周建烈.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预防再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2):210-214.

[3]KanisJA.Assessmentoffractureriskanditsapplicationtoscreeningfor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synopsisofaWHOreport.WHOStudyGroup.Osteoporoslnt,1994,4(6):368-381.

[4]MeltonLJ3rd,KearnsAE,AtkinsonEJ,eta1.Seculartrendsinhipfractureincidenceandrecurrence.OsteoporosInt,2009,20(5):687-694.

[5]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临床特点[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74-77.

[6]阮文东,王沛,雪原,等.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8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