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 2

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刘利

刘利(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急诊科4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323-02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好发于下肢,左侧多于右侧。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1]。数据表明90%肺动脉栓塞是由下肢DVT栓子脱落致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引起的。早期合理治疗与全方位护理,能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10年1月-2011年3月,我院骨科共收治下肢DVT20例,均在抗凝、溶栓治疗护理中运用评判性思维模式对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5岁。左下肢14例,右下肢6例。发病原因:外伤及手术后10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2例,床期卧床者2例,不明原因3例。主要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痛疼、压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色素沉着、溃疡、皮温略低于正常。主要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CT确诊。

1.2治疗方法

1.2.1抗凝治疗为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和新的血栓形成,应积极合理的抗凝治疗。目前多采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ūp皮下注射,每日2次,间隔12小时,连续10天,在疗程第7天加华法林25mg口服,每日1次。

1.2.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使45%血栓明显或完全溶解,而抗凝治疗仅达4%。溶栓疗法适应于病程不超过72小时者。目前采用尿激酶患从肢静脉注射。在溶栓治疗同时加用弹力绷带缠绕患肢可增强溶栓效果,弹力绷带的主要作用是压迫下肢浅静脉,人为造成浅静脉回流受阻,使液体从深静脉回流,使尿激酶充分作用于深静脉血栓,增强溶栓效果。缠绕弹力绷带松紧度适宜。

2护理

2.1心理护理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带入病房,向做好入院宣教和入院评估,告知治疗计划。下肢出现痛疼、肿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易怒等情绪,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的、真诚的告诉下肢血液循环的特点及DVT形成的相关因素:(1)血管壁损伤(2)血流缓慢(3)血液的高凝状态。同时教会利用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痛疼,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2.2卧床休息急性DVT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卧床时抬高床尾20-30°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可防止栓子脱落致肺,引起肺动脉栓塞。

2.3肢体的观察与护理患肢早期应抬高,避免过度活动,切忌按摩、挤压肿胀的患肢,以免栓子脱落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每天了解患肢肿胀程度,并每天定人员、定时间、定部位测量,指导其做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护理人员每班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肢皮温与健侧肢体相比不超过3°[2],皮肤的温度和颜色是反映患肢血运的重要标志。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同时,创单位要保持清洁、平整、干燥,每2小时更换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

2.4抗凝治疗的护理抗凝疗法适用于范围较小的血栓,抗凝药物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出血,因此,在抗凝治疗时要严密观察有无全身出血倾向和切口渗血情况,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止血措施。

2.5溶栓治疗的护理目前常采用尿激酶溶栓,尿激酶不能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药效降低,且溶解后失活,应现配现用,而且速度要慢,滴数每分钟不超过30-40滴,溶栓药物必需准确,按时治疗,以免出现严重变化症,溶栓期间机体呈低凝状态,极易出现内出血和皮下出血,自发性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变化症。因此,应严密监测患者凝血全套的结果。出现以上情况,即停止溶栓。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和黏膜、鼻腔、牙龈有无出血,有无黑便、呕血等相关情况。尤其应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要特别猪油有无头疼、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迹象,发现以上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药物浓度和药物间隔时间。溶栓期间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以免发生肺动脉闪射。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创伤性操作。集中采血,反之可采用留置中静脉穿刺,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而且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能,且掌握正确拔针按压方法,即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迅速沿血管纵行按压,压迫5分钟,注意不要揉搓穿刺部位[3]。巡视病房时,若患者突然出现心痛、咳嗽、咯血、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立即嘱患者平卧,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恐惧感,避免做深呼吸、咳嗽、过度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本组无一例肺动脉栓塞发生。

3健康教育

3.1饮食嘱进食低脂高蛋白、含丰富纤维的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减低血液粘滞度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造成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及血栓脱落。

3.2告诫患者要绝对戒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忌酒。患肢保暖,低温可导致患肢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诱发和加重血栓形成的危险。

3.3鼓励患者加强日常生活锻炼,适当参加运动,循序渐进,以活动后不疲劳为宜,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站立,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和穿紧身衣物,不因长期穿高跟鞋,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4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定期检查凝血全套。

3.5弹力袜恢复期后,穿弹力我有辅助治疗作用。弹力袜自上而下的产生,循序递减的压力,可促进下肢浅静脉和深静脉回流,提高血流速度,减轻静脉淤血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3.6早期发现,肺动脉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死原因。因此,必须重视早期预防,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指导功能锻炼,合理应用预防性药物,加强疗效和副作用的观察。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1.

[2]左斯为,陈美玲.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0.

[3]黄俊荣,辛绍伟.血管腔内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3(1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