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文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文献分析

周洁芳

周洁芳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312000

摘要目的:分析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发病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检索1994年1月至2015年8月国内期刊报道的红花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各类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不一。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dthegeneralrul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adversereactioncausedbyHonghuainjection.Methods:RetrivedjournalsandreportsfromJanuary1994toAugust2015aboutdomestichonghuainjectioncasesofadversereactionsforstatisticalanalysis,homeandabord.Results:Honghuainjectionadversereactiontoallergy-based,mainlymanifestedasallergicreaction,severeanaphylacticshockcanoccur,endangeringthesafetyofpatients,allkindsofadversereactionsappearsthedifferenceintime.Conclusion:Theclinicalphysicians,pharmacistsshouldpayattentiontohonghuainjectionadversereactions,topromoterationaldruguse.

Keywords:honghuainjection,adversereaction,literature,Analysis

红花注射液是中药红花提取物制成的黄色至棕红色的灭菌水溶液,主要成分为红花苷类、红花多糖等物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瘀血引起的闭塞性脑血管病、冠心病、脉管炎等疾病的治疗。随着红花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不良反应病例也日益增多,有些反应还较为严重。为研究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以“红花注射液”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系统”,并查阅原文献,对1994年1月至2015年8月国内公开报道有关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剔除其中相隔时间不超过一年、由同一单位报道并且内容相同的重复病例。检索得相关文献39篇,计62例。对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规定进行分类,统计其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出现时间、药物过敏史、用药情况、主要不良反应的类型及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

2结果

2.1年龄与性别分布

在62例不良反应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10?76岁,具体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性别与年龄分布例(%)

2.3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分布

在62例不良反应中,不良反应发生于30min内的例数为25例,占总例数的40.32%。经χ2检验,这一时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段的发生率(P≤0.01)。而引起脑血管病的时间在3?7d,例数为15例。

表3红花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分布

2.5临床给药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强度均呈相关关系

通过对62例不良反应病例的分析发现,药物浓度越高,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越大,发生的不良反应越严重。

3讨论

由表1可知,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显著关系,男、女比例几乎相等。从年龄分布来看,多数病例集中于50岁以上的老年组患者,共有38例(61.29%),与文献报道的其它中药注射液如生脉注射液[1]、藻酸双酯钠注射液[2]等致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有相似之处,这可能与红花注射液的主要适应证和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有关。首先,红花注射液的主要适应证为老年人易患的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该年龄段患者使用该药频率较大,出现不良反应几率相应增加;其次,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致使血药浓度增高或自身代谢延迟而导致不良反应更易发生。提示临床应重点观察该类人群应用该药时的反应。

由表2可知,使用红花注射液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较大比例,因此不能确认这类疾病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直接联系。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粥样硬化较多,血管内皮功能发生改变,心脑血管病患者用药后出现再出血的不良反应较多,是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有关值得商讨。

由表3可知,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发生在30min内有25例,最快可在1min内出现。表明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短期内发生,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前30min内的临床反应,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统计结果还显示,连续用药2次以上出现不良反应18例(33.96%),且有文献报道,1例在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17d后发生过敏性休克[3],表明其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因而临床医护人员不仅要对患者首次用药过程进行密切观察,对于已连续多次使用的患者用药过程也应密切注意。

由表4可知,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个系统,临床反应复杂多样,其中变态反应居首位。红花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26例占41.94%。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等。中草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在提取过程中未除尽杂质,残留的杂质如鞣质等输入静脉后引起过敏反应。因鞣质为多羟基芳香酸组成的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其进入机体后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缔合成更大分子的复合物,从而引起变态反应[4]。红花注射液是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的,其在提取过程中如未除尽杂质,残留的杂质如鞣质等输入静脉后则易引起过敏反应。作为外来性抗原物质在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免疫反应,其机制可能与红花注射液本身及患者特异性过敏体质有关。

5、结论

临床医师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有过敏史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该药。同时,各生产厂家应不断改进工艺,尽可能除去多余的杂质和微粒,提高药物纯度,并统一药品质量标准。此外,红花注射液在输液时,应单独与溶媒配伍输注为宜,一种中药制剂常有多种成分组成,其中某些成分易受酸碱度变化的影响出现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出现沉淀,导致中药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影响疗效,甚至可能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造成不良反应[5]。首次使用红花注射液时,宜选用最小剂量,缓慢滴注,开始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如无不良反应才可将滴速调至40?60滴/min。在静脉滴注该药前应准备常用抗过敏及预防不良反应的药物和设备,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氧气等。

参考文献:

[1]王秀丽.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63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9,12(7):94?95.

[2]曾聪彦,梅全喜.62例藻酸双酯钠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10):769?771.

[3]韩一波.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J].淮海医药,2003,21(6):504.

[4]袁璐,苏桂兰,胡冠时.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J].中草药,1994,25(6):299.

[5]雷素云,曾聪彦.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92?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