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陈丽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陈丽萍

陈丽萍

陈丽萍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545000

摘要:目的:探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孕产妇护理工作中,对分娩结局和产后抑郁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4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数据库中开展实验。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有产妇的一般资料均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收入34例患者。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产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并且实验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孕产妇的护理工作中,对于产妇的妊娠结局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且还能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分娩结局;产后出血

心理护理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应用广泛的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不仅用于常规外科患者的治疗中,对于孕产妇的护理来说也有较为积极的康复意义[1]。分娩后抑郁是临床孕产妇较为多见的一种心理状况,主要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妇在妊娠期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在分娩时会对产妇的分娩结局和产后抑郁状况造成影响,不利于产后的康复[2]。所以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案,对产妇进行护理,是保证产妇康复的重要方式。本次研究中,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4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数据库中开展实验。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有产妇的一般资料均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收入34例患者。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区间为22-34岁,平均年龄(26.8±4.9)岁,实验组产妇的年龄区间介于24-35岁,平均年龄(28.9±5.7)岁。所有产妇未见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对本次实验具有完好的认知能力,本次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次研究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指导产妇进行相应的产前检查,并做好相应的围产期护理。

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方案,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由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抑郁程度进行分析,根据产妇的个人信息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护理方案制定。在对产妇的基础状况明确后,护理人员应当对产妇家属进行培养和指导,告知产妇家属产妇可能存在的不良状况,叮嘱产妇家属在日常生活时对产妇进行相应的疏导,提供合理的家庭支持,使产妇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根据产妇的具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健康小册,指导产妇参加通常社交活动,并对自我护理方式进行不断强化指导,产妇家属尽可能花时间陪产妇参加日常活动,例如散步或看电视等,这样有助于产妇消除不良情绪,疏导产妇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还应当时产妇在分娩完成后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解时,产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平常心面对其他家庭成员,从速产妇的个人价值观,告知产妇在分娩后可能出现的人际冲突,使产妇具有相应的社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改善产妇的社会功能。

1.3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产妇分娩后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应用SDS和SAS评分表,对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并记录所有产妇的分娩结局。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中产妇的分娩结局发生状况,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数据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产妇的抑郁和焦虑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并且实验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分娩是临床育龄女性的一种常见生理现象,这种状况会导致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均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对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造成影响[3]。

尤其是对于首次妊娠且缺乏分娩经验的产妇来说,如果产妇妊娠负担较重,就难以完成角色转换,最终引起产妇出现抑郁和狂躁的心理状态,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意识障碍[4]。同时产妇在分娩完成后,可能会出现产后心理障碍,虽然这不属于一种临床严重的心理疾病,但产后心理障碍,如果哺乳对产妇进行及时调整,依旧有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和焦虑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情感冷淡,没有愉悦的感受。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心理扭曲和人格问题,严重的心理障碍产妇甚至可能对自己的孩子出现伤害,举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所以在进行分娩后护理时应当着重强调产妇的心理护理,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心理护理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具有较长的应用时间,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5]。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加以改善,并且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使产妇在角色变换和产后心理调整中获得较好的效果[6]。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孕产妇的护理工作中,对于产妇的妊娠结局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且还能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付荣.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115+117.

[2]林安.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3):140-141.

[3]王冬琴.83例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前教育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1):233-234.

[4]王司娥,侯梦彦,谢媛媛.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前教育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316-317.

[5]田红霞.88例妊娠糖尿病产妇心理障碍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5):177-178.

[6]张玲.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所致焦虑和抑郁性心理障碍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2):1373-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