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乱世佳人》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形象看中西女性文化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从电影《乱世佳人》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形象看中西女性文化差异

李云浩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女性文化主要是指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社会、精神活动方式,以及女性为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所创造衍生出来物质产品与精神财富。女性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开始对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定义以及对男尊女卑思想的质疑与颠覆,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存状况、心理情感与生命体验的表达。本文从中西两部女性主义的电影《乱世佳人》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通过影片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不同命运来探究中西不同的女性文化。

关键词:女性形象;女性主义;中西女性文化;女性意识

女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主要包括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社会、精神活动方式,以及女性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与精神财富。中西女性文化由于其历史文化背景和产生时间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影片《乱世佳人》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时代背景,而《大红灯笼高高挂》以民国时期为创作背景,两部影片看似时代背景不同,但都发生在女性主义萌芽时期,但两部影片中女性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电影《乱世佳人》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女主公斯嘉丽为了爱情、自由、生存,逐渐由一个叛逆的千金小姐最终成长为女强人的故事。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讲述了一位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的大学生颂莲被迫嫁到封建传统的陈家大院里,由于封建思想的禁锢,与前几任姨太太明争暗斗,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的故事。

一、影片创作背景——女性主义启蒙运动

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比如中国的男尊女卑传统思想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应。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始于18世纪中期,当西方女性在受到“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后,女性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开始追求与男性在政治,社会、生活和教育上获得平等的权利。女性主义也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的父权制的一种挑战,他们不再去相信宗教和传统权威给她们下的定义,女性主义运动促进了对女性的思想解放,进而促进了社会体制的健全由于完善。中国女权主义较西方女性主义发展要晚,中国女权主义在明清时期就产生萌芽,但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影响下,发展缓慢。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的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迫。

影片《乱世佳人》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表现了在父权制社会压迫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但《乱世佳人》展现了一个女性自我觉醒的故事,女主公斯嘉丽践踏着“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一次次打破父权社会的清规戒律,将自己从婚姻家庭禁锢中解放出来,努力争取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展现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颂莲屈服于家庭中母亲的权威,被迫嫁给了陈老爷,在陈府传统规矩的束缚下慢慢由一个有个性的新时代女性代表沦为世俗女性的故事。

二、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对于女性主义电影而言,女性形象塑造的成与败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影片所传达思想的深度,因为影片中所塑造的女性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一个时代的缩影,代表着千千万万与她们有相同命运的女性。两部电影的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和张艺谋对于影片女性形象的刻画可谓惟妙惟肖,均通过主人公的个性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共性。

影片《乱世佳人》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斯嘉丽出生在一个美国南部的贵族庄园——塔拉庄园,优越的家庭条件滋生了她任性、叛逆、甚至蛮横的性格,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对身边一切传统的规矩持有怀疑的态度,她不愿像其他女性一样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她主动向心仪的男人表达爱意,拒绝女性塑身的腰带。经过南北战争时期的洗礼,斯嘉丽不断成长,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所有挫折,撑起整个家庭,并且在战争结束后,成为众人眼中的女强人。

而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主公颂莲有个性、有脾气,展现了那个时代作为大学生所特有的气质。当她嫁入陈家大院,受到其他姨太太的排挤时,颂莲却把自己当作依附者,卑微地蜷缩在陈老爷身旁,乞求施舍。导演把陈老爷塑造成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着封建传统权威的符号,他使所有尝试冲破封建束缚的女性无功而返。最终,三姨太太死了,颂莲疯了,而陈老爷又迎娶了年轻的五姨太太,貌似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三、影片中女性意识觉醒与沉沦

《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自我意识转折开始于北方军队攻破亚特兰大,斯嘉丽带着梅兰妮和刚出生的孩子开始了逃亡之路,当她返回到塔拉庄园,看到被炮火摧毁的面目全非的家,父亲疯了,母亲死了,她成为了整个家庭的支柱。由于身边的男人都去了战场,男人的缺失唤醒了她的女性意识,她必须承担起满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的重担,同时要预防北方军队的侵略。影片最后,经历了丈夫离去、伤心欲绝的斯嘉丽依然保持自己的理性,她试问自己: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呢?塔拉庄园!她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回到塔拉庄园,她又可以焕发新的光彩,看似悲剧的结局,却反映了斯嘉丽这位女性代表的不屈不挠和坚强勇敢,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

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主公颂莲作为上过新式学堂的女学生,其女性意识的沉沦发生在颂莲被陈老爷临幸之后。封建的陈家大院有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陈老爷晚上在哪个姨太太的房中休息,谁就能享受捶脚、在房中点灯笼、吃饭点菜等待遇,也会被其他人高看一眼。由此颂莲开始慢慢走向封建世俗,加入了与姨太太们的明争暗斗当中。颂莲为了获得地位开始假装怀孕,但最终被丫鬟戳开,被陈老爷打入冷宫,最终疯掉,没能冲破封建的禁锢。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女性运动伊始,女性主义思想在强大的封建体制与思想影响下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相较而言,《乱世佳人》中女主人公斯嘉丽努力尝试打破所有的传统禁锢,努力追求精神和经济上的自由,寻求自我价值,在乱世中展现出的坚强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给女性带来了精神上极大的慰藉和鼓舞。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女性在女性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早就意识到只有达到经济上的独立才能做到人格上的独立,才会获得男性真正的尊重。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性形象颂莲以及其他几位姨太太的命运或死或疯,或者失去话语权,与斯嘉丽相比,她们依附于陈老爷,不断地磨灭自己的个性去追求与其所生存环境相适应,颂莲作为一个受过先进思想的女大学生,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最终以疯掉收场。两个同样作为悲剧性人物的女性形象,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如果说《乱世佳人》反映了西方女性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女性作为“社会的人”的生命价值,直面困难与挑战,大胆追求爱情,不惜一切目的争取自由的精神品格。那么《大红灯笼高高挂》则体现了中国女性在女性运动启蒙阶段对于封建传统的畏惧,中国女性在长期被动接受“夫为妻纲”意识的潜移默化下,畏惧一切新思想,在新的社会意识形态下,畏首畏尾,艰难前行。

参考文献

[1]冯英杰.从迪斯尼《木兰》与国产《花木兰》看中美女性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0(20):18-19.

[2]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3]郭宏安,章国锋,王蓬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孟文彬.深宅大院: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失落——《大红灯笼高高挂》赏析[J].电影评介,2008(05):38-39.

作者简介:李云浩(1995-),男,山东莱芜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