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校学生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3

青海省高校学生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张玉惠

张玉惠ZHANGYu-hui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西宁810016)

(CollegeofFinance,QinghaiUniversity,Xining810016,China)

摘要:学生满意度是高校教学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对青海省高校教学学生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围绕6个结构指标和23个单项指标进行评价,从指标的满意程度和重要性两个方面对各单项指标进行归类,指出目前青海省高校教学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Abstract:Studentsatisfactionisthekeypointinvaluingteachingqualityinuniversities.ThisarticleinvestigatesonthestudentsatisfactioninQinghaiProvinceteaching.Aroundthe6structuralindicatorsand23inpidualindicators,thepaperevaluatesthelevelofsatisfaction.Byclassifyingtheindicatorsfrombothsatisfactionandimportance,thispaperpointsouttheexistingproblemsandproposessomerelevantmeasures.

关键词:满意度;教学服务;调查

Keywords:satisfaction;teachingservic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08-03

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青海省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青海省教育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和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时期[1]。这种人才急需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学生教学满意度情况,摸清青海省高校教学质量现状是青海省高等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

1高校教学服务与学生满意度

高校教学服务指高校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等为满足学生需要,为学生提供的用于提高或者改善其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其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1]。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教学服务的实际感受与自己对其原始期望进行对比后产生的心理感受程度,即学生认为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2]。学生满意度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对学校所提供服务满意的程度,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的各个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学生满意度为高校提供了测评其教学服务质量的一个新的指标[3]。

2青海省高校学生教学满意度的调查

2.1调查目的、对象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青海省高校学生对教学服务满意程度的现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改进提供参考,更是为了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某综合型大学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范围覆盖了工、农、医、管四大学科,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

2.2问卷的设计

2.2.1指标设定调查指标设定从教学服务出发,侧重于反映教学质量[4],分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文化服务六个一级结构指标,每个结构指标下又有若干个二级指标观测点[4][5],调查学生对各方面的满意度情况。如表1所示。

问卷问题既包括对教师等人的因素方面满意度的调查,也包括对教学设施等物的因素方面满意度的调查,除此之外,还涉及精神层面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采用五等级的里克特(Likert)等级度量法[6],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按满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3分作为理论的中等观测值。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信息,第三部分是对受调查者设置的问题。最后一道是开放性问题,用于获取学生对于改进高校教学服务的看法和建议。

2.2.2信度分析信度指检验的可信程度,主要表现检测结果的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和稳定性[7]。信度检验调查问题的度量工具是否合适,即对调查结果的正确性分析[7]。本文采用Spss19软件Cornbach’sAlpha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信度系数应该在0~1之间,系数越大,信度越高。本问卷的Cornbach’sAlpha系数为0.834,表明结果是可信的。

2.3数据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6%。其中,男生288人,女生165人;城镇生源学生243人,农村生源学生210人;一年级102人,二年级134人,三年级151人,四年级66人;工、农、医、管四大学科各149、107、121、76人。问卷中反映出不同项目类别对教学满意度指标的关注有所不同,如:女生更关注任课老师素质和学校的文化氛围,男生更加关注教学条件设施。城镇生源地的学生满意度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生源学生对大学教育有着更高的期望,他们渴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从而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相比之下,城镇学生对于大学教育的期望值相对较低。

2.3.1单项(二级)指标的满意度用Spss19统计软件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作统计分析处理,得到青海省高校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各二级单项指标的得分均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如表2。

从对各项评价指标满意度的得分均值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对教师师德的满意度、对体育设施的满意度、对实验室资源的满意度、对师资力量的满意度、对文体活动安排的满意度,且得分都高于设定的中等观测值。说明学生对学校师资、设施等资源的投入情况较满意。而排在最后五位的分别是对管理效果的满意度、对社会实践的满意度、对公选课程的满意度、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对课程结构的满意度,这些指标的满意度得分全部在3分以下。注意到,学生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知识获得渠道根源状况和管理方面。这种结果与青海省高校教学现状不谋而合。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推进,国家对西部高校支持力度逐渐加大,青海省各高校近年来注意人才引进及内部培养,各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因此学生对相关方面的指标满意程度相对较高。而另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并未与时俱进,也未与社会需求及时接轨,课程设置专业性不突出,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范围过窄,社会实践力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表现突出,不能满足学生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另外,注意到学生对管理方面的问题满意程度较低,这也与青海省高校普遍存在的保姆式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作为高校未能在给学生一定的约束及给予一定的自由之间做出较好的平衡。

2.3.2结构(一级)指标的满意度将各一级结构指标下的单项指标满意度得分进行平均,得到一级指标的满意度得分并按大小顺序排列如表3。

由表3可知,在一级指标的六个方面,得分最高的是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其次为对教学设施的满意度。说明学校师资方面的努力及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肯定。而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对教学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该方面的得分意外的低于课程设置,说明青海省高校内部的管理无论是制度、方式还是效果都未得到学生的认可,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何种管理服务?

当然,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也毫无意外的排名靠后,这个方面不仅学生不够满意,青海省高校自身也注意到了其中问题。因此,对专业设置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深入探讨迫在眉睫,相关的教学配套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青海省高校教学服务四分图模型

四分图模型是一种偏于定性研究的诊断模型。对高校教学服务的所有评价指标除了满意度这一属性外,增设重要度属性,重要度由访谈方法得到,结合调查问卷的各指标满意度结果,可将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各影响因素归进四个象限里(平均得分高于理论中值的认为重要、满意)[8],高校可按归类结果对这些因素分别分析处理。

如图1所示:四分图模型中A区——优势区(高重要性、高满意度)。分布在这个区域的指标有:师资力量、教师师德、实验教学、实验室资源,这些指标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关键性因素,学生目前对这些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因素的满意程度也较高,这些优势因素需要继续保持并发扬。

B区——修补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注意到分布在这些区域的指标非常多,范围涉及面也非常广,有课程设置方面的课程结构、必修课程满意度指标;实践教学方面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实践基地满意度指标;教学设施方面的图书馆资源满意度指标;教学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管理效果满意度指标,文化服务方面的交流平台、文化氛围满意度指标。这些指标因素对学生来说较重要,但当前表现较差,学生满意度评价较低,需要重点修补改进。而且多方面多数量指标均出现在该区,从学生层面的感知来说青海省高校需要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地方还非常之多,任务也非常之重。

C区——机会区(低重要性、低满意度)。分布在这些区域的指标有选修课程、公选课程、管理人员、管理方式满意度指标,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虽然该区域的因素对学生不是最重要的,不是满意度层面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从调查中发现它们的得分并不高,说明这四个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还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

D区——维持区(低重要性、高满意度)。处于这个区域的指标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室资源、体育设施、文体活动满意度指标,这些指标满意度评价较高,但相对来说重要性稍低,属于次要优势(又称锦上添花因素)。

青海省高校若能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根据学生对各指标的满意度与各指标的重要性评价改进各项工作,将有效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服务水平。

4结论

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一大特征是有偿教育,所以高等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高校教育服务水平。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就难以达到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期望,难以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教学服务质量。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提高青海省高校教学服务水平的建议。

①定期开展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学满意度调查是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掌握学生满意度情况能有效地了解学校教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对当前教育的心理动态,以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提高青海省高等教育质量。②对学生满意度评价较高及较重要的优势因素需继续保持。在师资上,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实现教师理想。对实验室资源等较重要的指标因素,除了资源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开发利用程度的关注。③青海省高校很多专业目前的教学计划中体现出专业培养方向模糊,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开设较少,计划中相近的课程重复率较高等诸多问题。高校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面向及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较高素质人才。因此,青海省高校应充分论证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凝练专业特色,解决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在专业培养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重新进行制定。在调整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培养学生多种能力,选择宽泛的选修、公选课程。④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高校教学除课堂讲授外,还应开展有效的实习实践。实习实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青海省高校普遍存在实习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于充实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效满足学生课程实训、毕业实习和教师实践培训、横向课题开发的需要。⑤其它教学服务方面:目前青海省高校的图书馆服务仍然停留在只是提供学习场所、文献查阅的固有思路上。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应提高服务水平。考虑开展主动式引导服务与师生需求导向性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另外,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大校间合作与交流,加深交流深度和普及范围。最后,需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这也是在本次调查中突出的一个问题。从根本上,管理由“管”变为“服务师生”才是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指标满意程度的捷径。

参考文献:

[1]赵卫平.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与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30):26-28.

[2]杨丽华,王培培.关于大学生对教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2(6):38-40.

[3]张倩,岳昌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40-43.

[4]常亚平,侯晓丽,刘艳阳.中国高校大学生求学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82-87.

[5]赵军.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调查研究——以湖北三所高校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51-55.

[6]田喜洲,王晓漫.在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7(5):126-128.

[7]马晓红.高校教学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2(20):66-68.

[8]刘裕,贾志永.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