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封管预防血透永久置管堵塞的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尿激酶封管预防血透永久置管堵塞的护理观察

陈莉

陈莉(江苏南京市中医院210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237-02

【摘要】目的预防性使用尿激酶封管的方法,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内血栓,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血液透析充分。方法将新插72例深静脉永久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插管后透析开始2周用尿激酶封管+2周后肝素封管组)和对照组(插管后透析后一直肝素封管组)。并比较两组导管通畅率、通畅时间及并发症(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通畅数为32例(其中完全通畅数为24例,部分堵塞数为8例),导管完全堵塞4例。完全通畅率为66.67%;对照组导管通畅数为28例(其中完全通畅数为12例,部分堵塞数为16例).导管完全堵塞8例。完全通畅率33.33%。观察组通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观察组导管通畅时间超过对照组导管通畅时间。结论置管早期尿激酶常规封管,有效预防置管血栓形成,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可获得较佳的长期通畅率。

【关键词】尿激酶血液透析永久置管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但有部分患者内瘘难以建立或心脏情况不适合的患者,可采用深静脉永久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深静脉永久置管是近年来在血液透析中建立血管通路常用的一项技术[1]。随着透析事业的发展,这种方法应用日益普及。但深静脉永久置管堵塞是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而这些堵塞绝大部分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引起的。静脉导管血栓形成原因包括两种情况:(1)导管腔内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堵塞导管。(2)导管周围成纤维鞘。其主要表现是透析时引血困难,但回血通畅[2],其治疗包括重新手术治疗、重新插管等,虽然成功率较高,但存在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及费用昂贵等缺点。

我科应用尿激酶预防性封管的方法,预防深静脉置管内血栓形成,经长期随访,疗效较好。我院统计了从2011年7月~2012年7月使用深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07月~2012年7月行深静脉永久置管血液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36~85岁。每周常规血液透析2-3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药物封管观察两组导管的通畅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凝血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穿刺部位及导管

1.2.1穿刺部位的选择:内瘘难以建立且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选择颈内静脉行永久性深静脉置管。

1.2.2导管选择:永久性导管为美国产Quinton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型号为13.6Fr×36cm。

1.2.3在无菌操作下,按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操作规程进行置管。

1.3方法

1.3.1观察组封管的方法:在深静脉置管完毕,血液透析结束后,先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再用尿激酶10万U加0.9%盐水4ml(配制的浓度为2.5万U/m1)溶解后,按每导管所需毫升数封管,肝素帽封口,无菌纱布包裹。以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均采用此法封管,连续2周。两周后常规肝素封管。

1.3.2对照组封管的方法:常规肝素封管。在深静脉置管完毕,血液透析结束后,先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再用肝素50mg加0.9%盐水4ml(配制的浓度为12.5mg/m1)溶解后,按每导管所需毫升数封管,肝素帽封口,无菌纱布包裹。以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均采用此法封管。

a完全通畅:置管日至今通畅,引血及回血均通畅,血流量>200ml/min。

b部分堵塞:引血不畅,但回血通畅。

c完全堵塞:引血及回血均不畅。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II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Ⅹ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药物对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永久置管的堵塞的效果比较

表1两种药物对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永久置管的堵塞的效果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保持导管通畅时间长于对照组.说明尿激酶对预防血液透析置管堵塞时间上明显优于肝素。

2.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大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3讨论

3.1堵管原因分析

在排除导管打折、扭曲等其他堵塞情况外,最常见的原因导管顶端小血栓形成。1)置管后深静脉导管表面会逐渐形成薄的纤维蛋白层,如扩展到导管顶端可形成一个单向活瓣。这在插管的早期,尤其是插管后2周内最易形成.此时能够输入液体但不能抽出血,发生导管的部分型堵塞。2)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并持续发展,导致插入导管腔内形成坚固的血栓而完全堵塞[3]。

3.2应用尿激酶预防导管堵管原因及分析

临床上使用的尿激酶制剂,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无抗原性,不易造成过敏反应。它的溶栓作用不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凝块,而是作为纤溶酶原激活物,使无活性纤溶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纤溶酶。它不仅激活血栓内纤溶酶原,也能激活血浆内纤溶酶原[4]。可以阻止微血栓发展,从而阻止纤维蛋白层形成,使内置管保持通畅。而肝素只具备抗凝作用,而不具备溶栓的作用。故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对保持深静脉置管的完全通畅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尿激酶对保持深静脉置管通畅效果优于肝素。同时,尿激酶在保持深静脉置管通畅的时间上明显优于肝素。

4结论

深静脉置管的早期,尤其是插管后2周内血栓最易形成,此时使用尿激酶常规封管,持续溶解导管内的贴壁血栓和纤维包膜,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并阻止纤维蛋白层形成,维持导管真正通畅。因尿激酶是在导管内局部应用,基本不进入体循环,可在导管内持续发挥药效而不被代谢,即使有微量尿激酶进人体内,尿激酶半衰期很短,无抗原性,被迅速代谢,对机体无不良影响;本文用小剂量尿激酶于置管后2周内血液透析后封管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并安全、可靠、预防堵管优于肝素,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震君,陈玉兰,罗桂萍.小剂量尿激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右颈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9):824-825.

[2]田亚茹,王春英.尿激酶溶栓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的应用体会.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2009,6(20)第2期:34-35.

[3]任丽华,唐飞.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华北国防医药,2007,4(19)第2期:55-56.

[4]马麟,王荣丽,盖晓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3(5)第9期: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