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关系

黄继琴

黄继琴(山西省荣军医院山西太原030031)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137-01

【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防治关系。方法采用液体试剂用清除法测定50例CHD患者及50例无CHD患者血清中D-LDL-C水平,同时还检测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CHD组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结论D-LDL-C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它的定期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监测CHD必不可少的指标。

【关键词】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清除法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脂蛋白代谢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和病理研究表明,血中LDL-C升高并被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强危险因素,与CHD的发生、发展显高度正相关性。近来,有人主张在诊断CHD的多因素中,应将高水平的D-LDL-C放在致病作用的中心位置。过去,我科长期沿用Friedewald(1972年发明)的公式计算法,为临床提供LDL数据,但该方法影响因素多,如:(1)空腹血清不含CM;(2)TG浓度在4.40mmoL/L以下;(3)Ⅲ型高脂血症除外。另有报道与标准直接测定LDL-C方法比较,血清TG2.26mmoL/L以下者,计算的LDL-C值与实测值符合率为90%;TG2.26-4.10mmoL/L,符合率72%;TG4.10-6.80mmoL/L,符合率为39%±10%,造成LDL-C误差偏大。再者遇有TC、TG等项目由于实验方法学所致的结果准确度受限时,影响CHD的早期诊断,即LDL-C的临床价值甚微[1]。现在,我们采用了当前先进的清除法[2],测定CHD和无CHD对照两组人群中的D-LDL-C水平,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先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方法

1.1对象CHD患者5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CHD的诊断标准,年龄38-80岁。对照组50例,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除外心脑肝肾自身免疫性疾病,年龄32-68岁。

1.2方法受检者均为清晨空腹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后进行D-LDL-C的测定(同时还测定了TC、TG和HDL,测定方法均为酶法)。清除法测定的D-LDL-C是采用了液体双试剂,双波长直接分析,可以自动排除样品空白的影响,试剂及质控品均为东欧生物有限公司产品。仪器采用西门子DimensionRxLMax整合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试验参数及操作程序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处理数据x-±s表示,各组样本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用t检验。

2结果

2.1对照组与冠心病组D-LDL-C的结果见表1。

表1对照组与冠心病组血清LDL测定结果(x-±s,mmoL/L)

组别例数TCTGHDLLDL

对照组504.53±0.771.70±0.871.09±0.232.60±0.62

冠心病组505.17±0.991.98±0.961.18±0.233.19±0.91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损伤动脉内壁膜,使血管壁纤维化增厚和狭窄的一种病理改变。LDH-C是能增加动脉壁胆固醇内流和沉积的脂蛋白,即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因冠状动脉管腔较细,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CHD[1]。血浆中的天然LDL是由疏水的核心和亲水的表面层组成的复合物,LDL极易受到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攻击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OX-LDL,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空泡细胞且空泡细胞进一步释放生长因子,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伴随平滑肌细胞增值,纤维基质成分增加以及炎症反应为特征,并通过各种生长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和调节,刺激泡沫细胞不断产生和堆积,导致脂质条纹,并逐步形成粥样硬化性斑块。因此血浆中的LDL-C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现已公认,血清血脂水平,尤其是LDL-C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脂水平(降血脂治疗)特别是大幅度降低LDL-C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还可以使其斑块消退,减少冠状事件的发生,所以,在调整饮食结构的基础上,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血脂成分已成为CHD的基本防治措施。故临床上定期检查D-LDL-C并把它作为诊断和预测CHD的较灵敏、可靠、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显得非常必要,同时D-LDL-C也将在CHD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