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

袁泽略田先彩

袁泽略田先彩(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卫生院湖北巴东444322)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74-02

【摘要】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和必要的内外用药是治疗骨折的四项基本措施。中西医治疗骨折,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多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类骨折病例30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试作浅析总结。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骨折

中西医治疗骨折,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医学科学,各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新的原则指导下,取中、西医两者各自之长,补彼此之短,骨折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效果不断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995年至2009年我院收住的各类骨折病例3000余例,年龄1周岁至85周岁,其中男性2150例,女性901例,均采用我院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收到显著成效。

1.2诊断标准及病例收集收住患者均有外伤病史,局部肿痛,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部分有畸形、骨擦音等症状、体征,X光拍片检查支持骨折诊断。按照不同年龄组来收集病例,14岁以下的为一个年龄组,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为一个年龄组,60岁以上的为一个年龄组,各组再按性别分组。14岁以下的占30%,男性在该组中占70%;14岁以上60岁以下占50%,男性在该组中占60%;60岁以上的占20%,男性在该组中占50%。14岁以下的病例500例,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病例2150例,60岁以上的病例401例。

1.3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1.3.1西医治疗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血容量不足给予补充血容量,疼痛明显给予镇痛,局部肿胀明显给予脱水消肿;掌握无菌原则,局部进行尽可能彻底清创处理,并同时给予经济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

1.3.2中医治疗主要按中医治疗原则采取手法复位、中草药膏局部外敷、地产杉皮自制小夹板外固定、中药内服和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

1.4统计方法及治疗效果

我们按上述分年龄段、分性别的统计方法,先在临床上找出典型骨折病例若干,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及单纯中医治疗方法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发现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要比对照组愈合时间大大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大约是对照组的三分之二,整个疗程大约是对照组的二分之一。

2体会与总结

2.1局部与整体并重中医很明确地说明了局部病变和整体的关系。局部受了伤就不能只从局部着手,而应该局部与整体并重。西医因受机械唯物论的影响,尤其是外科工作者在治疗上常从局部出发,即使一切顺利骨折愈合因为长期外固定,也会形成关节强肌肉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使局部与整体进行有机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2.2固定与运动的统一按照西医石膏固定的传统原则,骨折远近的上下两关节必须固定起来,增加了对骨折的剪力,使骨折在石膏内发生变位。中医在处理骨折时也用固定,但它是在运动的基础上来谈固定,是一种能动的固定。当肢体活动时,外固定和肢体一起动,大部分剪力都被关节活动所吸收,大大的减轻了对骨折的负担。所剩余的一点活动,在骨折两端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使骨折端紧密相接,这是一种生理刺激,对骨折愈合不但无害,反而有利。

2.3整复、固定和功能恢复同时并进肢体功能的好坏关键在于关节有无强直,肌肉是否有粘连。西医在理论上了解这一点,但治疗上偏偏违反了,偏重局部,忽略整体,着重对骨折的固定,牺牲了关节活动。中医治疗骨折是全面的,既注意局部,又照顾到整体:既达到骨折早期愈合,又要保证关节功能。局部包扎外固定的办法巧妙的把固定与运动的矛盾统一起来,有机的把整复、固定和功能恢复三个阶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并进。

2.4内服药与外敷药并用应用内服药与外敷药治疗骨折是中医正骨的一个特点。中医用药是辨证论治的,一般是按照祖国医学对骨折修复和治疗原则而分早晚两期。早期以去瘀消肿、止痛为主,晚期以壮筋接骨为主。

骨折后必然发生肿痛现象,因而经络气血壅滞不通,造成循环障碍,局部血液供应情形直接影响骨折愈合。所以在骨折初期肿痛较甚时,应着重行气,消肿止痛,去瘀生新,使经络气血通达、循环加速、增加新陈代谢,使骨折早期愈合。当骨折局部瘀血化尽,经络气血畅通,病变初期所表现的肿痛已基本消除后,此时主要治疗应当着重于骨折断端的修复。

总之,中西医治疗骨折,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两者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医学科学,各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新的原则指导下,取中、西医两者各自之长,补彼此之短,骨折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效果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医疗百科专家专著(三)“神骨田”论文集.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16—17.

[2]土家骨伤科专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222—223.

[3]外科学(第三版)骨折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695—705.

[4]实用中医骨伤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