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吴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吴昊

吴昊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为了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变化,促进电力企业的标准化、集约化、精益化管理,各地区电网企业都在积极地建设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相关的建设项目,对智能电能表以及采集终端的可靠性要求、外形结构、功能配置等都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并制定了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有关的技术标准,统一了相关的技术规范,这都为用电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营销;应用

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组成及影响

1.1信息采集系统概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科技水平日益提升,推动了电力行业进步,企业营销管理水平也在持续的提高。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科技产物,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用电监控、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与信息分析处理等多种功能,可以实现对用电信息的综合应用该系统支持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包括电能量、事件记录、控费与工况等数据。系统应用之后,可对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动态数据采集与监控,最大限度发挥出系统具有的综合性功能,从而起到进一步推动企业营销管理发展的作用。从系统功能角度讲,新系统具有传统营销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功能优势,如可以实现信息综合应用、信息高速传输与存储等,使得电力营销管理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基本原理为:由采集终端负责采集用户的全部用电信息,经通信层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最终上报至中央系统。

1.2信息采集系统组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组成主要有采集终端、智能电表以及信道等多个部分。以物理结构为依据进行划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划分为数据采集层、主站层、采集点监控设备层三个层次,其关系如图1所示。

主站层:该部分主要是负责整个用电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处理、应用以及转发等,并且还要维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安全以及正常运行。其中,前置采集系统主要是负责和采集终端共同进行数据采集、通信以及指令的传达;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是负责实现用电信息系统中的各种基础业务;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是负责处理各类数据,以及存储和转发处理之后的数据。

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一般是指各种电能信息的采集终端,主要是负责采集相关数据,以及相关数据的管理、传输和执行,并且执行和转发主站层传达的控制命令。以应用场所为依据,数据采集层又可以划分为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厂站采集终端、公共变压器采集终端以及低压集中抄表终端等。主站层和数据采集层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一般是通过各种信息信道进行,比如目前常用的230MHz无线专网、光纤专网、CDMA/GPRS无线公网等。

采集点监控设备层:采集点监控设备层通常是指电能信息的采集员以及具体的监控对象,一般主要包括配电开关、智能电表、无功保护装置、动作保护器以及其它智能设备等。上述这些采集点监控设备通常都是采用集成化电子电路,这些电子电路附带远程通信功能,可以和计算机进行电能的采集、电能的计量和控制。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2.1电费管理

电费管理对于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种付款方式的出现,供电企业也推出了多种缴费方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远程抄表,有利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用户分次结算工作的实现。多样化的缴费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电费的回收率,但电费回收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目前来说,电力收费主要有“先用电、后收费”和“先收费、后用电”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是基于电力用户信用基础上实现的,电费的回收风险比较高,后一种收费方式则是基于供电企业信息基础上实现的,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电力企业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推广远程费用控制业务时,远程采集、远程费控智能表安装工作必不可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为该业务的实现提供数据基础。但该业务的推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因电能表、通信信道等硬件问题导致远程控制命令无法顺利执行,费控业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系统的欠费停电制约失效等,都会影响到系统在电费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2.2远程抄表

我国电网已经逐步实现了智能化,远程抄表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重要模式。传统的人工抄表容易出现失误,且抄表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低。电费结算往往出现漏算、错算现象。远程抄表则妥善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采用自动化和远程化的抄表方式,使抄表更加准确,并且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使供电过程更加合理。自动监控功能则可以对违章用电行为进行监管。具体业务流程:远程抄表业务是电网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营业务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信道查找、智能电表和主站等技术支持,完成对信息的查找和记录等问题。首先需要抄表人员完成相关规则和线路的制定,根据具体线路的分布情况合理分配任务,再由主站的GPRS/CDMA接口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将用户的用电量,电网电流以及户号等基本信息存入数据库档案中,采集终端数据,并根据要求转发指令,完成数据的接收与处理过程。

2.3电能损耗分析

以往的电网无法进行电能损耗分析,而电信系采集系统具有电能损耗记录功能,可以同电能损耗计算其合理性。所谓电能损耗,是指线路损耗、电容器损耗和变压器损耗等。通过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使电能损耗的计算更加合理,可通过调整参数,加强管理等手段来降低损耗。具体业务流程:该系统的电能损耗分析功能主要是指计算模型维护、数据的提取与分析,计算时间和方法的选择、电能损耗量的计算和汇总以及损耗原因分析等。

2.4线损实时计算和管理

采集系统实时的进行电能量数据采集,再以系统中的分析对象拓扑关系来进行线损的自动计算,实现分线、分压、分台区、分区的线损自动计算,自动统计和评价。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和营销业务系统的互通,运用“四分法”来进行公变计量点台区的线损计算,使数据采集冻结周期和计算周期一致。同时,要想实现整个电网的线损“四分法”计算,必须实现电网一体化,建立一个共享平台———基于变电站、输电、配电、变压器再到用户的实时、准确的电量数据计量共享平台,形成全电网线损“四分管理”和实时计算。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传统营销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亟需作出整改。作为现阶段重要的科技发展产物,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信息采集与处理方面有着传统营销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解决各种管理问题,还能大幅提升信息采集效率与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仝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07):158

[2]庄祥颖.简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J].科技与企业,2015,(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