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1

针灸加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观察

殷弼崑

殷弼崑(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650031)

【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8-0044-02

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中医称“口眼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表情肌瘫痪,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冬春季节发病率高,据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报导,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令人满意,本文为2007年至2008年收治的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所治病例均为我科门诊、住院病人或内科、神经外科的会诊病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8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1天,发病以1周以内者较多。伴随半身不遂症状者1例。

二方法与结果

(一)常用穴位:风池、牵正、耳汀、颊车、地仓、阳白、攒竹、鱼腰、四白、迎香、水沟、承浆、合谷。

(二)以局部取穴为主,直刺、斜刺、透穴、平补平泻,以药艾灸加灸牵正、地仓、阳白,每穴灸至发红皮肤发热,加电针仪刺激牵正、发仓两穴,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三)结果:总计病例30例,治愈23例,显效5例,好转2例。其中3天以内治疗痊愈3例,6至10天痊愈或显效14例,11至20天痊愈或显效、好转6例,21至30天痊愈或显效或好转5例,31至60天显效2例。

三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患侧表情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两侧面部对称,额纹和眼角皱纹恢复,鼻唇沟正常。

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消失,功能进步,只是说话或笑时,口角微向健侧歪斜,外观在不说笑时不易发现。

好转:眼睑基本能闭合或闭而不紧,口不流涎、漏水,麻木减轻,味觉恢复,口角仍歪向健侧,尤以笑时更显。

注意事项:本病在治疗期间避免风寒侵袭,应做患部热敷。

四体会

1、“面瘫”的病因多因脉络、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至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风池属少阳经穴,有疏解风邪、袪风止痛之效,阳白、四白、地仓有疏调经气的作用,地仓透颊车,以加强经气之通调,合谷为循经远取,是大肠经的原穴,用来调气,解表消炎,镇痛发汗,其经络分布于面口部,有“面口合谷收”的作用,使面瘫得以恢复。

2、据针灸学术思想:疾病初起,元气未伤,邪气轻浅,可用针除之。反之,病邪太甚,元气已伤,则决非针所能治。因此我从收治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均以风池、阳白、四白、牵正,地仓、颊车、合谷为主穴针灸加电针治疗,均取得显著效果,近期疗效与国内有关报寻吻合,效果令人满意。就目前祖国医学针刺取穴各有侧重,但总的说均属从经络系统来分析,如颧髎穴为手太阳与手少阳之会,瞳子髎穴为手太阳与足少阳之会,禾髎为手阳明冲气所发,地仓穴为手,足阳明,任脉,阳蹻四脉之会,而能取一定疗效,均以调和经气,运行血气,又可疏通少阳经脉之气,清除少阳、阳明之热。同样取于合谷为手阳明之原,轻清走表,升而能散,上通头面诸窍而起疏散作用,以取得理想疗效。

3、本文30例面神经麻痹治疗有效率与有关资料报导有效率相比切合实际,我在实践中体会较深的是对病程的长短与近远期疗效有紧密联系,也就是说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病程越长,疗效越差—本病要早治。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针灸治疗是独具长处既经济又实效,操作方便,应提倡推广,加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