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粘膜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 1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粘膜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曹景雪张欢欢崔丽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顺义101300

气管切开置管是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维持自主呼吸或呼吸支持治疗,保证有效通气和充足的供氧,是患者各脏器功能恢复的基础。但气管切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气道黏膜损伤的概率,气道粘膜纤毛的脱落、缺失、断裂,甚至广泛糜烂出血,造成慢性失血,降低机体抵抗能力;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极易造成肺部感染、肺不张,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临床资料

2015.2-2016.10月本科颅脑损伤患者56例,创伤性湿肺患者10例。其中女性35例,男性31例,年龄在35~78岁。66例气管切开患者,全部符合气管切开术的指征,由专科医师完成手术操作。气管切开置管时间最长3个月,最短16d。期间12例出现严重气管粘膜损伤,吸出鲜血,其中4例出现咳出血块;62例出现轻微损伤,痰中带血。

2原因分析

2.1吸痰方法不正确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护理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为了节省时间,简化吸痰方法或操作不规范;对于负压的掌握存在随意性,负压数值往往偏大,临床上使用的负压表灵敏性差,不容易把握正确的数值范围;另一方面吸痰时机掌握不好,错误时机吸痰效果差,而且对气管粘膜损害明显。

2.2呼吸道感染护士对于消毒隔离重视不够。不能掌握正确洗手和手消毒方法,洗手次数少,手套和口罩使用不规范;吸痰时不能严格按无菌程序操作,吸痰顺序混乱;对于感染和非感染患者不能分开安置和分组护理;探视制度执行不严格,家属不配合护士的管理,极易造成医院内感染。

2.3痰液因素由于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失去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过滤等生理性屏障作用,气管内水份流失多,而且痰液不能充分有效的湿化,致使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增加吸痰次数,造成气道黏膜损伤。

2.4湿化液和湿化方式的因素使用传统的气道湿化对气管粘膜纤毛会造成不同的损害,表现为部分区域纤毛大片脱落,破坏气管粘膜上皮表面而降低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造成痰液潴留,阻塞气道[1]。常规湿化方式是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方法,而这种方法易造成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粘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及气管切开的置管时间延长[2]。

3护理对策

3.1正确有效的实施吸痰护士必须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和技巧。选择好吸痰的时机,应在翻身拍背和雾化吸入后、痰鸣音明显时吸痰,准确、迅速、轻柔地用吸痰管抽吸分泌物,禁忌吸痰管上下提拉。掌握吸痰压力先从低负压试起,逐渐增加负压,最大不超过300mmHg,每次吸痰之前一定要试吸,感觉负压的大小,不能只看负压表。严格无菌操作,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先吸进气管内痰液,再吸口鼻腔的分泌物,如需再吸气管内的痰液应更换吸痰管。根据不同的情况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患者意识清楚,有明显的咳嗽反射,可以让患者自行咳痰,有必要时再选择吸痰。

3.2防止医院内感染监护室工作人员定期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其中也包括护工及卫生保洁人员,增强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的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掌握戴手套指征。每张病床旁需放置免洗消毒液,感染患者应单独隔离,并应有醒目的标识。制定探视制度时要人性化,充分考虑到家属的要求,在探视时多与家属沟通,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家属配合护士管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院内感染。

3.3充分有效的湿化痰液气管切开患者每天损失的水分是正常人的十倍,干燥的气体损害呼吸道上皮,降低纤毛自身防御功能。所以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来说,充分有效的气道湿化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雾化吸入可以有效的湿化呼吸道,雾化吸入时间应不少于20min,根据痰液情况适当增加雾化次数。

3.4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和方式选择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方式,速度10ml/h,每24h更换注射器和连接管,这种方式每次滴入的湿化液量固定,不会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甚至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湿化效果好,利于痰液的吸出,减少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量。

4体会

气管切开置管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病情的发展、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重症监护室护士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原发疾病的治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敏,周君,夏秋欣,等.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给药对气管粘膜纤毛损伤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7(10):23-24.

[2]莫锦萍,谢春雷,李春霞,等.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的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24(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