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的护理

孙丽华

孙丽华(塔河县盘古卫生院165204)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241-02

【摘要】目的讨论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根据相关护理问题、主要表现等进行护理评估,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护理

【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

1.解剖方面:双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尿道口;由于盆底肌的作用,阴道前、后壁相互紧贴,阴道口闭合;宫颈内口的关闭;输卵管黏膜上皮的纤毛及其向宫腔方向的摆动。

2.生理方面: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增生变厚,增强抗病原体侵入的能力;同时上皮细胞分泌糖原,在阴道乳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乳酸,维持阴道酸性环境,使适合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体受到抑制,此即为阴道的自净作用;宫颈内膜分泌碱性黏液并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有利于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剥脱,可及时清除宫腔的感染;输卵管自伞端向宫腔方向的蠕动,有利于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3.免疫方面生殖道黏膜内聚集有不同数量淋巴组织和散在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此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补体及一些淋巴因子等均在局部发挥重要的免疫功能,抵抗感染的发生。

在月经期、分娩、流产等导致宫口开放,子宫出血,碱性血液升高了阴道pH,破坏了以上自然防御机制,均可导致病原体的侵入与繁殖,造成生殖器官的感染。

【病原体】

1.细菌:大多数为化脓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淋球菌、结核杆菌等。

2.原虫:阴道毛滴虫最多见,其次为阿米巴原虫。

3.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

4.病毒:以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多见。

5.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

6.其他:如支原体、衣原体等。

【传播途径】

1.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沿黏膜经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内膜至卵巢及腹腔。葡萄球菌、淋球菌沿此途径扩散。

2.经血行传播病原体先侵人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液循环侵入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3.经淋巴系统蔓延病原体由外阴、阴道、宫颈及宫体等创伤处的淋巴管侵入扩散至盆腔结缔组织、子宫附件与腹膜,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扩散的主要途径。

4.直接蔓延腹腔中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至生殖器,如阑尾炎可致输卵管炎。

【感染的高危因素】

1.年龄年轻妇女高发,可能与性活动频繁、宫颈上皮交界环外移有关。

2.性活动与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频、性伴侣有感染性疾病有关。

3.性卫生不良如经期性交、不注意性卫生保健等。

4.宫腔内手术操作如消毒不严格、手术损伤、出血、坏死等均可诱发感染。

【炎症的发展与转归】

炎症的发展和转归与病原体致病力的强弱、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密切相关。

1.痊愈患者抵抗力强、病原体致病能力弱或治疗及时、抗生素应用恰当,则病原体被完全消灭,炎性渗出物完全被吸收,炎症被控制并最后消失,此为痊愈。一般痊愈后组织结构、功能都可完全恢复,不留痕迹。如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机化形成瘢痕或粘连,则组织结构和功能不能完全恢复,只是炎症的消失。

2.转为慢性因治疗不彻底、不及时或病原体对抗生素不敏感,机体的防御功能和病原体的作用处于相持状态,致炎症长期存在;机体抵抗力强时,炎症可被控制并逐渐好转;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炎症又可急性发作。

3.扩散与蔓延炎症可经淋巴和血行扩散或蔓延至邻近器官,严重时可致败血症而危及生命。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此种情况现已少见。

【处理原则】

1.积极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相应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行细菌培养及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要求早期、足量、有效地使用以达彻底治疗的目的。必要时辅以其他方法,如中药、手术、物理等疗法以提高疗效。

2.加强预防做好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及防护,加强保健措施,增强体质,避免重复感染的可能性。

【护理问题】

1.发热。

2.焦虑。

3.睡眠状态紊乱。

相关因素因妇科手术、性卫生不良、流产后等诱因,导致病原体人侵感染,造成组织损伤、坏死,随着炎症扩散出现外阴瘙痒、发热、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因无知造成对疾病的担忧、恐惧及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致焦虑。局部瘙痒不适、疼痛、焦虑、住院环境等可致睡眠紊乱。

主要表现根据感染部位、感染性质、感染范围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

护理措施根据相关护理问题、主要表现等进行护理评估,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一般资料询问发病诱因,估计感染来源;有无分娩、流产及生殖器官的手术、外伤史,起病时有无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及其量、色、味的改变;外阴有无红、肿、痛、痒、灼热感,是否经过治疗及效果如何;有无罹患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2.身心状况多数患者在出现典型症状后出于无奈而被迫就医。有些未婚、未育及边远山村女性,常因害羞等原因未及时诊治,或寻找非正规部门处理,以致延误病情,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还需注意评估患者出现症状后的机体反应。

3.诊断检查妇科检查:观察生殖器局部的变化,有无红肿,阴道分泌物的量及性状;宫颈大小、质地、宫颈管分泌物性状;子宫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附件有无增厚、肿块及压痛。此外,检查并记录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无其他的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白带涂片检查,必要时行相关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其他:根据需要可选择B超和腹腔镜检查,以了解子宫、附件及盆腔等状况。观察病情,做好记录,护士在巡视患者的过程中,应注意倾听、尊重患者的主诉,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分泌物的性状,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师。正确收集标本送检,协助医师完成诊疗过程。

健康指导加强健康卫生宣教,提高自我照顾和防护意识。护士在妇女健康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耐心与患者讲解妇科炎症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措施,让患者了解正常和不正常的阴道分泌物特征,教会患者会阴区的正确清洁方法。一般而言,阴道灌洗是不必要的,因为灌洗反而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增加感染机会,只要每日清洗外阴和大小便后适当清洁即可。如果确有指征,如为了消除异味恶臭、清除过多的分泌物和改变阴道的酸碱值而必须灌洗,事后应保持会阴部干燥,勿穿过紧、不透气的衣裤。鼓励患者加强营养,提高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告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疗,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扩大人群交叉感染。

【潜在并发症】

1.败血症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治疗不正确或不及时,感染扩散有关。

2.不孕症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有关。

3.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的侵蚀、破坏及炎症分泌物的刺激等有关。

4.体液不足、休克与炎症渗出、高热等导致体液丧失有关。

【护理处理】

1.认真执行医嘱,预防再度感染或感染传播。注意评估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了解程度和执行能力,采取其可接受的方式向其讲解诊疗过程和有关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使之掌握各种不同剂型不同的用药途径,以保证疗程和疗效。如在采用阴道给药时,护士应告知患者如何使用,使用药物前应洗手;为了预防药物的流失,置药位置宜深,且置药后最好能平躺30分钟,并及时更换棉垫防止药物溢出污染内裤。

2.在采用各种妇科治疗措施时,护士应尽可能陪伴患者并为其提供有助于保护隐私的环境,以解除患者不安、恐惧情绪和抗拒行为。告之患者减少用手抓痒和勿着过紧不透气衣物,以防造成组织受损而扩大感染的范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回答提问。

3.缓解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促进舒适,注意心理方面的调适,减轻患者的困窘不安及羞涩感,给患者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指导患者定时更换消毒会阴垫,清洁、消毒内裤,便后冲洗及会阴擦洗时坚持由前向后的原则,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无治疗指征勿行盆浴。炎症的急性期,患者宜采用半坐卧位以利盆腔分泌物的局限和引流。必要时动员性伴侣同时治疗,杜绝相互再感染,治疗期间严禁房事。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