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晓阳

(南安市第二中学)

摘要: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栋梁。教师必须着眼于未来,掌握创新教育的能力,能够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及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氛围;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去突破: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本身应有创新的素质和创新的教学内容:①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足以令人深思、包含着研究价值的重大问题,并敢于根据学校的发展,建立有超前意识的课题②要勇于和善于敢于冲破原有的旧模式,教学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在教学上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学习借鉴他人,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和教学实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③请专家指导,外出学习取经,把先进的思想和做法带回来,还可与兄弟学校建立联系,拓宽视野,活跃思想,走联合发展之路。当然教师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本身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和谐氛围。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取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

三、学生的创新兴趣、创设一种充满探索和求知的课堂气氛。

有教育学家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首先课堂设计要让学生感兴趣。兴趣的力量极其巨大,是打开学生学习的一把钥匙,没有兴趣就无法激发创新的火花。其次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把探索、提问、讨论、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行发现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多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第一章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时先给学生提出问题,用一个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洋芋、红薯、萝卜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高,积极动脑,经过半小时的操作,使学生得出:截出的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随后,又问:你们知道CT吗?在医学诊断中一种与“截几何体”类似的仪器,它就是“CT”,“CT”的工作原理与几何体的切截面相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代科技的密切联系。

四、利用学生的观察力,不断创新,勇于探索。

学生的观察力是无比广阔,也比较细微,因此,在课堂教学上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力,从中探索,找出规律。如:在教学“数能表示什么?”时,给学生说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接图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几根?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按要求边搭边观察,学生很快动手搭好,回答:2个正方形需要7根;3个正方形需要10根,接着又提出问题,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这时学生一边摆,一边观察到多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如果用X表示所搭的正方形个数,搭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这时大部分同学已经观察到规律,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一个同学说:“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4+3(x-1)]根”,另一个同学说;“上面的一排和下面的一排各用了X根,竖直方向用了(x-1)根,共用了[x+x+(x+1)]根,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力,掌握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创造性的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五、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大胆改革课堂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培养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时,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法,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随意给出学生定义、法则、结论,让学生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读一读,灵活的掌握知识,创新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汲取知识,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总之,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六、让学生在复习课课堂中转化角色。

数学知识系统化强,学完一章节后有大量的练习题,面对这一特点,我就加强复习课的教学,为学生在复习课上创造了主动学习的环境。首先,变化多角色,让学生当一次老师,我当“小学生”,让学生轮流讲练习题,谈谈自己的见解,讲完后同学评价、同学各抒已见,方法灵活简捷多样,学生容易掌握,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重视作业的批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有人说:“批改作业是教师与学生不见面的交流,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不要轻易在学生作业本上打“叉”。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批改作业也是一种人文活动,

经常在学生作业上做一些表扬性、鼓励性语言,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学识和修养及对他的关心和重视,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进步的快乐和成长的自信。

八、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在学习上的质疑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的途径中去独立思考,独立发现。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