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孙淑玲

/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孙淑玲

孙淑玲

孙淑玲(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277-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女性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而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排除与妊娠相关的疾病)。临床上将功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占85%,多发生在青春期和围绝经期,生育期也可见;排卵性功血主要见于生育期。发生在青春期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又称为青春期功血,发生在围绝经期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义称为围绝经期功血。功血可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前的任何年龄。

1护理评估

1.1病史

了解患者的初潮年龄、月经史、生育史、患者所采取的节育措施、发病情况,有无治疗及治疗的情况,是否使用过性激素,有无可引起阴道异常出血的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肝脏、血液病等)。有无异常妊娠及生殖器病变,有无严重的精神刺激事件。

1.2身体状况

了解功血患者经期的长短、经量多少、月经间歇期的长短。评估患者有无贫血貌,有无面苍、肢冷、意识模糊的失血性休克征象。了解妇科检查情况。妇科检查(未婚者肛腹诊):盆腔属正常范围,出血时子宫稍大、软。

1.3心理社会状态

评估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的程度。主要因素有:家庭经济水平低下或食欲差,营养不良:参与社会活动不便,人际交往受影响;担心身体健康、性生活和生育受影响,心理压力比较大。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勤换会阴垫,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饮食清淡有营养,多进食高蛋白及含铁高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出血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制品。

2.2症状护理

积极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纠正贫血,预防感染,改善全身状况。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并正确记录,注意有无冷汗、发绀等休克征象,注意有无体温升高、下腹压痛等感染体征。

(2)止血的护理:药物止血法,又称为“药物性刮宫”,在治疗6h内明显见效,24~48h止血,若96h以上仍不能止血,应疑有器质性病变的存在。

性激素止血:①孕激素止血,使增生相的内膜转化为分泌相,其功能层完整脱落,然后靠自身的雌激素修复内膜,达到止血的目的,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在60g/L以下)禁用。常用的药物为黄体酮,20mg/d,肌注,连续用药5~7d,停药3~7d后发生撤药性出血。②雌激素止血,使子宫内膜修复而止血,在于短期内止血,纠正贫血(辅助其他治疗),血红蛋白升至100g/L以上时,再用孕激素可引起撤药性出血,常用的药物为苯甲酸雌二醇、乙烯雌酚。③雄激素止血,用于围绝经期功血,对抗雌激素,常用的药物为丙酸睾丸酮。

其他药物止血:维生素K与C、安络血、止血敏、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

诊断性刮宫:进行分段性刮宫,刮出物送病检,常用于已婚妇女。

(3)调整月经周期:雌一孕激素序贯疗法,即人工周期。模拟自然月经周期,卵巢激素的变化用药,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变化,引起周期性剥脱。连用三个月经周期,可诱发卵巢排卵,常用于青春期功血患者。方法: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用乙烯雌酚,0.5~1mg/d,连服20天,第11天加用黄体酮10mg/d,肌注,连用10天,两药同时停用,停药的3~7天发生撤药性出血,于出血的第5天重复用药。

雌、孕激素合并应用,用于育龄期功血和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乙烯雌酚0.5mg/d和安宫黄体酮4mg/d,在出血的第5天同时服用,连服20天,停药后发生撤药性出血,也可用复方炔诺酮片。连用三个月经周期。

(4)促进排卵:适用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功血患者。如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患者使用上述性激素治疗时,要耐心充分告知性激素的服用方法、正确减量和维持量治疗的必要性,避免因突然停服和漏服引发异常出血及治疗效果。服药期间部分患者有不适反应,尽力协助患者减轻其不适。治疗期间如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要及时就诊。

(5)纠正贫血:贫血轻者,服用硫酸亚铁、维生素C;胃肠吸收差者,可注射右旋糖酐铁;贫血重者(血红蛋白低于50g/L),应输血治疗(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

(6)预防感染:遵医嘱适量应用抗生素。

2.3心理护理

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解除恐惧、焦虑的心理情绪,积极耐心地配合治疗。学会心理调节,增强适应能力。

2.4健康教育

积极进行月经期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劳逸有度,防止环境有害物质的损害,经期注意休息,尤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劳动,避免冒雨涉水。

参考文献

[1]陶瑞雪,苏燕.子宫腺肌病85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探讨[J].安徽医药,2005年07期.

[2]林金芳.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4):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