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计划生育临床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女性计划生育临床概况

龚永胜

龚永胜(南雄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广东南雄512400)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010-02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女性计划生育的临床概况;方法通过对195例已婚女性惊醒关于计划生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女性计划生育以宫内节育器应用人数为101例,避孕药物使用人数70例,输卵管绝育手术16例,注射避孕针4例,皮下埋植剂4例;结论在我国女性计划生育中宫内节育器是最常用的;口服避孕药也是重要的避孕方法之一,其他的避孕法方还包括注射避孕针、皮下埋植剂、输卵管绝育手术。

【关键词】女性计划生育避孕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profileofwomeninfamilyplanning;Method:195casesofmarriedwomenwakeupsurveyonfamilyplanning;Results:Applicationofthenumberofwomeninfamilyplanninginorderforthe101casesofIUD,contraceptivedrugsNumberofusersin70cases,16casesoftubalsterilization,contraceptiveinjectionneedlein4cases,4casesofsubcutaneousimplants;Conclusion:FemalefamilyplanninginChinaisthemostcommonlyusedIUD,;oralcontraceptivesisanimportantmethodofcontraceptionOneoftheothercontraceptivemethodsincludinginjectablecontraceptivessideneedle,subcutaneousimplants,tubalsterilizationsurgery.

实行计划生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应该相适应的原理并结合当时我国国情而制定的决策[1]。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生殖保健和避孕知识的缺乏,不仅导致大量计划外人口的出生,而且造成大量的不安全流产,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殖健康。目前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工具避孕、阻隔法避孕、安全期避孕法、绝育术等,虽然在避孕方面各有长处,但同时也存在着缺陷。本文旨在介绍国内节育技术研究工作概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195例,年龄21—55岁,平均38.3岁,均为已婚女性,均有性生活史,采用不同方法避孕。

1.2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避孕方式。问卷内容中的避孕方式包括宫内节育器、避孕药物、输卵管绝育手术、注射避孕针、皮下埋植剂。

2结果

宫内节育器应用人数为101例,避孕药物使用人数70例,输卵管绝育手术16例,注射避孕针4例,皮下埋植剂4例。

3讨论

3.1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又称节育环,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约从60年代开始在我国广泛使用,目前也是我国最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2]。宫内节育器的原理是在有胚胎欲在子宫内着床时,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不断影响宫壁,造成子宫的无菌性炎症,从而造成胚胎无法在子宫内正常着床而流产,以达到避孕的目的;含铜宫内节育器还能释放铜离子,对精子和胚胎有杀伤作用;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可长期少量向宫腔内释放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不利于受精卵着床。但是这不抑制排卵,也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故宫内节育器的优点是仅作用于局部,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取出后不影响性生活和生育,安全有效,可逆经济。

常用的节育器的种类包括惰性宫内节育器、带铜宫内节育器、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和释放止血药物的宫内节育器[3]。现宫内节育器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惰性节育器改进、推广活性节育器、并积极研究含药节育器。对于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的选择问题,现临床通常在月经干净3~7天内放置。有观点认为此期间怀孕的机会很小,且子宫内膜为增生期,内膜较薄,放置后不太容易引起损伤及出血。也有研究显示在月经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均可放环,可起到紧急避孕与长期避孕两大效果。

关于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和取环问题,现临床报道显示宫内节育器有导致出血、疼痛、白带增多、经量过多,较严重的副作用是子宫穿孔、损伤其他脏器、宫外孕、子宫内膜纤维化病变、带环怀孕等[4]。对于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要进行积极地处理。宫内节育器按不同的类型有一定的存放年限,如塑料带铜环为8年。不锈钢金属环为、15-20年等。但近年有不少妇女放节育器已超过20年而未取出,因为这些妇女对带环已适应,月经量正常,身体健康,愿意长期带。取环后2-3次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恢复后方可再次怀孕。

3.2避孕药物女性的避孕药一般是口服的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占现代避孕方式的14%,其种类较多,包括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探亲避孕药,还有非口服的皮下埋植避孕药和外用避孕药。避孕药起作用的原理主要是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颈黏液,造成精子不易穿透和囊胚不易存活。有研究显示避孕药还能改变子宫和输卵管的活动方式,阻碍受精卵的运送,从而达到避孕目的[5]。正确服用短效避孕药的效果几乎达百分之百。长效避孕药是每月用1次或2-3个月用1次,但其避孕效果略逊于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在同房后72小时之内服用,能有效地阻止意外妊娠,适用于同房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套破损、滑脱以及体外排精失败、妇女受到意外伤害等情形。

复方口服避孕药,作为目前最有效的避孕手段,其主要是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量均减少,由于FSH分泌受抑制,妨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抑制了排卵。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包括雌激素刺激了胃黏膜而引起的恶心、呕吐、挑食等早孕样反应;由药物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的紊乱造成的经量减少或闭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月经失调的表现;由孕激素不足所致的月经周期后半期出血;有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危险性与雌激素剂量有关,减少雌激素量及选择对象,发生危险有所降低;雌激对于避孕药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尚无统一的观点,有研究表明,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的后代出现先天性心脏缺陷和肢体短小的风险与没有服过避孕药的妇女的孩子相比,没有统计学的差异。还有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还可以预防直肠癌,治疗盆腔炎、痛经、经前综合症和粉刺。并且避孕药减缓子宫内膜异位和卵巢多囊综合症和贫血的症状,有研究显示使用复方避孕药可以使卵巢癌几率降低40%,子宫内膜癌降低50%。

3.3其他节育方法

3.3.1注射避孕针通过抑制排卵,使宫颈粘液变稠阻止精子进入宫腔,干扰子宫内膜正常发育而达到避孕目的。目前常用注射避孕针有单方孕激素和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两种,注射避孕针的避孕效果好、给药简便、而且避孕高效。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月经紊乱、体重变化、改变正常的脂代谢、血清酶升高、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等。

3.3.2皮下埋植剂这是将一定剂量的孕激素放在硅胶囊管中,然后将此管埋藏于皮下,使其缓慢地释放少量的孕激素,从而起到避孕作用。埋入一组硅胶囊管可避孕5年,到时将其取出[6]。皮下埋植剂避孕效果好、避孕作用长、药物反应小、具有可复性,但也具有导致月经紊乱、闭经等不良反应。

3.3.3输卵管绝育手术这是一种永久性避孕方式,常用的方法包括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和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此手术只适用于决定不再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它通过切断、结扎、电凝、钳夹、环套输卵管或用药物粘堵、栓堵输卵管管腔,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绝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周爱玲,闫西红,赵金荣,王捷.女性绝育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7):234—235.

[2]翁秋桂.378例人工流产原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07).

[3]侯彬鸿.新形势下探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新思路[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5).

[4]程怡民,周猷.中国重复流产和流产后保健的现况[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05).

[5]孙光彩.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02).

[6]杨成玉,陈和珍,付丽莉.6658例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