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分析

王建平

王建平(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口腔科556000)

【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在正确运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切开引流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198-02

口腔颌面部和外界相同的途径是通过口腔和鼻腔,因此极易诱发感染。同时,有潜在间隙广泛存在于口腔颌面颈部各大解剖结构之间,且相互联通,一旦发生感染,则极易在间隙中发展、扩散。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急剧恶化,因此临床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1]。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了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观察组中有13例为男性患者,1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2.7)岁。在感染起始部位方面,有2例患者在咽旁,2例患者在颊下,3例患者在舌下,4例患者在翼下,6例患者在颌下,8例患者在眶下,3例患者在咬肌;对照组中有16例为男性患者,1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2.9)岁。在感染起始部位方面,有1例患者在咽旁,2例患者在颊下,2例患者在舌下,1例患者在翼下,8例患者在颌下,10例患者在眶下,1例患者在咬肌。两组患者各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在患者入院初期,选用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生素配合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然后依据药敏试验及患者脓液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有高热症状,则还应该给予其静脉补液、对其水电解质平衡进行维持等全身支持疗法治疗。用阿米卡星洗剂对两组患者的患牙局部进行冲洗,每天或每两天1次;并让患者用多贝尔氏液含漱,每天4次。如果患者有根尖炎,则运用开髓、揭顶、清髓、开放等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切开引流术治疗,具体操作为:用碘仿纱条或橡胶片将有效的引流途径建立起来,使各间隙分离相通,以彻底引流。在引流的过程中,用2%的利多卡因对本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将恰当的切口选择出来并用血管钳对浓腔进行钝性分离,充分引流脓液,操作过程中严格坚持无菌操作,然后用3%的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对浓腔进行交替冲洗,最后用0.5%的甲硝唑液冲洗。将引流条正确放置在患者体内,此后按此步骤冲洗,每天1次,并对引流条进行更换,以保证引流通畅[2]。

1.3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发热和皮肤红肿现象消退,开口度恢复>2cm,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发热和皮肤红肿现象基本消退,开口度恢复1.5cm左右,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则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2518(72.0)6(24.0)1(4.0)24(96.0)

对照组2515(60.0)5(20.0)5(20.0)20(80.0)

P/<0.05

3.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临床一种多发面部疾病,极为常见,多为继发性,红肿热痛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具有严重的炎症反应,常会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牙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等是引发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主要病因,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牙源性感染,颌下间隙及眶下间隙极易被感染波及,从而导致淋巴结炎的发生,最终形成间隙感染[3]。症状出现5天后,间隙感染可发展为脓肿,而脓液又为细菌的生存繁殖提供了环境。因此脓肿一旦确诊就必须切开引流。目前,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首要方法就是抗感染+切开引流术治疗。切开引流术具有相对较小的手术风险,能够将对患者治疗的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中具有无比的优越性[4]。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说明了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传统手术相比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5.

[2]张永福.实用口腔颌面外科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3-124.

[3]张春旭,梁新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1):55-57.

[4]梅小妹.成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5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