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门诊手术处置中昏厥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耳鼻喉科门诊手术处置中昏厥相关因素分析

徐凌

徐凌(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门诊手术处置中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方法:对我院耳鼻喉出现昏厥的患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昏厥病人原因分析目的是预防和降低昏厥的发生率。结论:我院2008年耳门处置时发生昏厥共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其中18岁以下6例,18~40岁19例,40~60岁6例,60岁以上1例。

【关键词】耳鼻喉突发昏厥原因

【中图分类号】R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048-02

昏厥在耳鼻喉门诊手术处置中较常出现,尤其是近几年中。耳鼻喉门诊常见的手术包括:上颌窦穿刺,鼓膜修补,微波下切除咽部乳头状瘤切除,下鼻甲肥大手术切除等均在耳鼻喉门诊进行,另外耳鼻喉手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手术部位特殊,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前均要使用麻醉剂,镇痛剂等药物,还有手术器等,极易引起病人昏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但仍会影响患者的日后恢复,更易造成医疗纠纷,现选取我院从2008-2012年来我院门诊接受耳鼻喉门诊手术处置中出现昏厥的患者32例进行原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从2008年--2012年接受耳鼻喉门诊手术处置中发生昏厥患者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确定需要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患者均自诉无心脏病,癫痫,精神科等疾病。

2.手术资料:

1.手术类别:32例突发昏厥患者中,上颌窦穿刺9例,鼓膜修补6例,微波下治疗鼻出血4例,微波下切除部分双下甲粘膜6例,前鼻孔填塞3例,后鼻孔填塞4例,微波切除咽乳头状瘤3例。

2.发生原因:精神紧张13例,空腹体虚9例,麻醉中昏厥8例,术中操作不当2例。

3.处理: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嘱患者平卧,观察患者面色神智,生命体征,吸氧,保持呼吸通畅,较重者口服葡萄糖或静脉补液。多数患者可在10-30分钟后有所缓解,20例患者再次手术顺利完成,6例患者拒绝手术,6例改为全麻手术。

3.讨论:

耳鼻喉手术突发昏厥原因

3.1单纯性昏厥

又称血管运动失调性昏厥,一般与注射药物种类和途径无关,即使肌肉注射也可发生。以女性、久病体弱及精神高度紧张者多见。昏厥发生前可有某些精神刺激,疼痛刺激或较长时间的站立等诱因[1],如上颌窦穿刺、鼻骨复位术等,由于大号针头穿刺及复位时引起疼痛而发生昏厥。在昏厥发生之前往往有诸多先兆症状[2],一般表现有周身无力、头昏眼花、大汗淋漓、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先兆,数分钟后病人可发生昏厥,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多在坐位或站立时发生,如迅速让其平卧或停止操作可很快缓解而不留任何后遗症。

对精神紧张、年老体弱者,应向病人讲清处置有关事项,使之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消除对疼痛的恐惧心理,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使之尽快恢复。

处置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及病情变化,询问有无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若出现昏厥的先兆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使之平卧,护士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心理疏导,增强病人的信任感,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3.2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的昏厥

主要是低血容量性低血压引起的昏厥,一般无前驱症状[3]。这是由于病人原有血容量不足引起。这与体位性低血压、注射药物及处置无关,而与处置后体位变动有关。如鼻衄伴血容量不足的病人,在坐位或平卧位鼻腔填塞压迫止血时无异常,处置后突然站立,使脑血流量下降,心搏出量减少,出现昏厥,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心率增快、平卧后症状能迅速缓解。

熟悉病情、血容量不足的病人处置后,不要马上站立,以防晕倒。应稍休息,然后缓慢站起,搀扶出处置室。

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后,应立即使之平卧,根据情况给予补液,待稳定后护送至有关科室进一步诊治。

3.3低血糖性昏厥

多发生在处置前禁食时间过长,情绪紧张、体质虚弱,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病人,处置前、中、后均可发生。一般与处置的部位和注射药物的种类和途径无关。主要表现为头晕、肢体软弱、无力、饥饿、心悸、面色苍白、手抖、出冷汗,少数病人可出现昏厥。

处置一般不需禁食,必要时应交待清楚,以免禁食过久引起不适。

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必要时加用钙剂或喂服糖水。

加强营养,鼓励进食,对低血糖性昏厥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4药物过敏所致昏厥

常用的药物有2%地卡因、利多卡因、庆大霉素等,引起过敏的占极少数,是一种严重的变态反应,轻者出现胸闷、气短,重者可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等症状,经及时抢救,病人转危为安。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中要密切观查病人的面色、神志等变化,注射过程中,如出现血管运动抑制性昏厥的先兆症状,应立即停注[4]。注射毕严密观查病情变化,必要时通知医师处理。

处置室内备抢救药品及物品,设专人保管,器械保持性能完好。如1%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等。

掌握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要点,一旦确诊,就要争分夺秒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过程中一项重要措施。一旦发生昏厥,应立即通知医师组织抢救,根据病人情况积极采取对症处理。如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等。

2.5癫痫发作所致昏厥

精神过度紧张是诱发癫痫发作的一个主要因素,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尖叫一声,口吐白沫,全身肌肉屈曲痉挛,继有短促的肌张力松弛,形成阵挛。醒后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往往感到头痛、头昏,全身酸痛和乏力。

迅速止痉,可选用鲁米那0.2g、安定10mg肌肉注射。病人侧卧,双手拖住病人下颌,用开口器使其口张开并放以牙垫,防止舌咬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其通畅,以免发生窒息。

防止跌伤和碰伤,抽搐时不可用力按压肢体,以免发生骨折。

2.6血管迷走性昏厥

通常被误诊为癫痫,主要表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具有反复发作性,有按癫痫治疗无效及脑电图正常的病史。血管迷走性昏厥是其常见的类型[5]。主要原因是致血中儿茶酚胺过度分泌,使迷走神经活性反射性增强,从而引起心脏抑制而发生昏厥[2]。

必须坚持长期的定期强化治疗以巩固疗效,否则容易复发。

主动热情安慰病人,服务态度好,以消除病人的恐惧感,使之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昏厥发生急骤,若不能及时诊治和妥善护理,有时会贻误抢救时机,具有致残甚至危机生命。所以说耳门处置室护理工作不是无关紧要,而是更应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熟练的技术操作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从短暂及间断地与病人接触中,及时发现问题,针对不同的昏厥,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配合医师做好治疗工作,收效明显。

参考文献

[1]杜军保,张清友,李万镇.儿童血管迷走性昏厥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6);547—551

[2]李新华.儿童血管迷走性昏厥35例误诊分析[J].新医学,2007;38(10):673

[3]宋瑜,刘新梅.门诊注射室常见昏厥的鉴别与护理[J].新疆医学,2008;(38):196—198

[4]王俊文.门诊注射室容易发生昏厥的原因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O;8(4):126—127

[5]成东武,张慧敏.林振起血管迷走性昏厥的治疗进展[J].新疆医学,2006:(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