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气与仪表控制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对电气与仪表控制的研究

顾志超

(扬州首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在一些企业中的电气仪表设备系统都比较陈旧,技术又比较单一,科技水平低,控制技术落后,无法实行智能化的系统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同样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向前发展,电气系统改为可以监控的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后,引起的自动化控制逐渐向集成化,以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在应用的领域,不断的推广,发展创新。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不但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而且提升了仪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气仪表;控制系统;模块组成;工作过程

1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概述

1.1智能监控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气和仪表周边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的功能,它可以对设备的周边的环境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自动化控制的智能监控功能需要利用传感器来完成监控工作,传感器通过专门的收发模块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传感器主要由发射端与接收端组成,在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如果工作环境产生了异常,发射端的信号便会被接收,使单片机或智能芯片的工作中断,实现智能监控的效果。

1.2自动控制与保护功能

高压和大电流开关设备的体积很大,主要的功能是对系统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分、合闸。当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安装一套完整的电子自动化操作设备,才能够对供电系统进行调控。

众所周知,自动化仪表工程是一项涉及面极广、质量要求极高的综合性工程。具体就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信息信号处理技术、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将包括测量仪、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在内的仪表设备经过功能的优化组合,以实现对主动监控、自动测量、自动控制、微机保护和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控制。

1.3测量功能

设备中的指示灯或者音响的信号只能够简单的表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要精准的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就需要设备仪表对线路进行参数的测量,包括电压、电流以及频率等。在操作的组件与仪表等设备之中都能够通过电脑控制系统所取代,这就实现了微机自动化控制的基础。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模块组成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组成,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系统。

2.1PLC控制模块

PLC控制模块在电气元件的选择上是非常严格的,每一件电器元件都具有独立的屏蔽系统,避免了电磁辐射作用的元件的干扰,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上都需要遵守相应的生产制度,对每一个元件都必须进行检查,只有合格的产品才会得到应用,这种严格的生产和检查制度提升了元件的使用性能,在实际应用中,使用PLC控制模块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生产性能。PLC控制模块体积小,质量轻,安装容易,操作简便,所以在PLC的控制系统建立时,消耗时间短,操作便捷,产品的更改和升级更为容易。PLC的操作界面非常人性化,在显示面板上可以直接看到显示的内容,对使用者的操作能力要求比较低,更适于推广。

2.2通讯模块

通讯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采集仪器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存放于存储器中,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上位机系统。这种通讯系统一般使用通信网络中的通用技术,像现在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利用现有的局域网或者是互联网功能,可以减少很多设备资源的使用,同时可以保证信息传输中的精确性及稳定性,保障通信信号的实时畅通,如果通讯模块采用光纤进行通信,可以更好的降低传输中的误码率,降低外界因素对通信模块的干扰。使用局域网或互联网作为基础技术的通信模块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传递,还可以利用网络在其他设备上实现信息共享,优化信息传递途径,同时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2.3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是由安装在系统中的微型计算机来实现控制,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的计算机具有多种功能和相应的特点,具备数量众多的接口,可以连接众多的设备,完成系统所分配的各种任务。与人工操作相比,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控制时,微型计算机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在使用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操控时,能显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到操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中央控制系统不但可以对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根据内置的程序,找出相应的解决方式,还可以实现实时报警功能,不间断地对所测数据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可以及时的报警并启动相应的预案进行处理,避免了人为操作时的延迟。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工作过程

3.1设计思想

3.1.1集中监控方式

集中监控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系统的功能全部汇总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所以处理的过程比较慢,而且信息量大,同时电气设备在监控的作用下,会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但是随着CAN总线技术以及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智能电气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不仅可以节约电缆等材料,而且在网络的连接下可以使整个组态更加的灵活自如,降低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

3.1.2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主要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建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在强噪声干扰信号环境下的振动节点,因为振动节点的设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建设的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一种具有计算机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由组织形成的无线网络。在传感器节点之间的作用下,实现了对周边信息以及监测对象的动态检查,能够实现对周边设备的状态感知以及故障诊断、预知维修等功能,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在进行生产操作时,电气自动化设备接收到计算机传输的工作信号,然后按照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程序进行自动操作,计算机可以对每个不同的自动化操作系统传递相对应的操作信号。信号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方便了监控人员对设备的监控。

RTU是指远程终端控制系统,它可以对信号和设备实现监测和控制,也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对现场信息的采集,最终通过AID转换器把相关的控制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中央控制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最终实现自动化的操作。

4结束语

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操作系统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对其完善和改进,并推出对于各个工业领域具有针对性的自动化操作系统,加强自动化操作系统的自我诊断能力,使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使我国的工业生产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禹宏雷,薛成群,韩旭.浅谈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116.

[2]许志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8:263.

[3]陈明艳.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11:21+46.

[4]黄鹤尧,于庆丰,刘畅.工业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探讨[J].化工管理,2015,17:20.

[5]王晓平.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13,0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