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青壮年高血压患者1265例用药情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门诊青壮年高血压患者1265例用药情况调查

宋耀锋董志陈妍依仁科(辽宁省抚顺矿物局总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39-02

【摘要】通过对门诊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门诊青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知识主要来源于非正规医院途径;降压药的应用、规律用药、指南所列药物的应用及按指南用药的比例和血压的控制率均很低。应加强对青年高血压患者及家庭的高血压知识的普及教育及专业医生对指南的进一步学习。

【关键词】高血压青壮年/药物疗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826例,女439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24~50岁(平均42.5岁)。病史最长25年,最短5天。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首次就诊者不在入选之列,并排除继发高血压者。所有病例均符合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1]。

1.2方法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可诊断为高血压。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酒史、工作性质、发现高血压的时间、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的用药知识、是否服用降压药物及服用过降压药的种类及数量和用药时间,是否进行过有关高血压合并症项目的检查,目前有否高血压的合并症。采用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严格按照标准方法测量患者的血压,测量患者的体重,未进行过有关合并症项目检查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

2结果

本组中有家族史者904例,饮酒者768例,脑力劳动者526例,超重者405例,有合并症者463例。通过药店、询问身边的高血压患者、上网、从正规获得用药知识的比例分别为43.8%、36.9%、10.9%、8.4%。应用降压药物、坚持规律用药、按指南用药的比例分别为34.9%、13.0%、5.3%,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1受体阻滞剂、中枢α2激动剂和其他中枢激动药、直接血管扩张剂、中药复方制剂药物比例分别为5.9%、4.5%、22.2%、1.6%、5.4%、0.4%、6.0%、6.0%、50.7%,血压的控制率为17.87%。

3讨论

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症,可以导致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和结构改变。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而超重和肥胖、饮酒、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精神紧张在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中,尤其是青壮年的高血压发病因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有家族史的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的监测,及时发现,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如血压仍控制不佳,应尽早用药。

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治疗率34.9%,比近期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显示的24.7%要高,这可能与本组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年龄相对不大,与老年人相比易于接受专业医疗知识有关。虽然本组资料显示患者的治疗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资料显示规律用药、应用指南所列药物及按指南用药的比例均很低,这说明即使患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较老年人易于接受药物治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受一些错误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无症状不算病,不用服药,西药毒副作用大,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因而易选用一些中药的复方制剂,或相信所谓的偏方,另外也与部分患者不去正规医院就医,基层医院的医生对指南的学习不够,未能很好的指导患者用药有关。再有,虽然相当多的患者经济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但每天如花费3-4元以上的费用用于服药仍觉有些吃力,这就使得一些合资品牌的长效钙拮抗剂及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稍贵的药物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组资料提示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的应用比例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因为短效的硝苯地平及一些国产的长效钙拮抗剂价格便宜,使得患者应用有一定的依从性,这是一个较为可喜的现象,据一些大规模的试验表明,钙拮抗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而我国高血压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脑血管病[2]。一些专业医生习惯将非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用于心率失常、心绞痛,且青壮年患者并发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痛风、冠心病等合并症较老年人要少,因而非二氢吡啶类降压药及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1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比例低。

总之,通过本组病例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虽然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而且应用指南药物、按指南用药比例均不高。因而,普及高血压知识,降压从青壮年抓起,专业医生进一步加强对指南的学习,指导患者按指南用药,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专业医生面前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高润霖,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78.

[2]王吉耀,等.内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