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的影响

周小丽

周小丽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例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7.77%,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6.06%,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55-02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综合征,这种消化不良和常规的消化不良相比具有更加典型的临床表现,其病程一般较长且绵延,而且很难以治愈[1],在临床上为患者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和预后。所以在临床的治疗过程当中一般都会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本研究主要就循证护理干预对消化性不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这1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当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75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7岁,最低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52.4±11.3)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者的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分组以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例行常规的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循证护理主要从5点说起。患者自入院接受治疗开始,护理人员需要深入病房和患者形成紧密的关系,了解患者的相关资料和病情,了解患者的相关治疗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循证护理计划,严格按照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饮食护理干预。告知患者饮食干预的重要性,尊重患者,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帮助患者戒烟戒酒,对于烟酒等对患者自身病情的影响需要予以告知。对患者食物的安排尽量选择蔬菜瓜果类食品,补充患者的维生素,在科学合理、符合患者身体情况的前提下为患者制定有效的食谱;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因为疾病的迁延性等特点会在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而这种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临床恢复不利,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深度,根据患者的性格、文化水平等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患者时刻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降低对自我疾病的关心;健康教育干预。为患者在心理护理进行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大致的病情机理和相关自我预后措施,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在必要时候采取自我干预措施;总体护理。根据循证护理的临床特点,不断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并根据护理的进展,对护理干预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贯穿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当中。

1.3效果评判

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改善,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且对于疾病的了解和相关预后知识的了解≥80%,无心理阴影,对护理满意度≥80%,说明护理显效;如果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有所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对疾病和相关预后知识的了解<80%,且≥60%,心理状态良好,对护理满意度<80%,且≥60%,说明护理有效;否则护理无效。[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当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有效护理68例,护理有效率为97.77%,对照组有效护理54例,护理有效率为76.06%,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所示。

表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

项目n显效有效不良反应并发症满意度

观察组7131372197.18

对照组71233111677.46

χ2-6.83797.32567.77035.987613.2403

P-0.03290.02880.02420.03570.001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所以临床上对于其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作出研究[2]。但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心理因素会对患者造成主要刺激,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使患者迁延久不愈[3]。本研究站在服务患者的立场上进行,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本研究中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更为优异,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循证护理主要遵循人本思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在医院将患者摆在较高的位置上,一些干预措施接围绕患者进行。而且循证护理针对各型患者制定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干预更为紧密,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患者的各种表现和不良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以便于有效护理患者。本次护理干预当中还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病理知识,教会了一定的自我预后知识。同时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态起到了调整效果,使患者心情愉悦,减少了因为心理应激对其自身疾病的刺激[4],效果显著。本研究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为患者制定恰当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将此饮食习惯带到生活当中,对患者的长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上,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临床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彦,陈绳武,蓝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2(16):163-165.

[2]崔荣霞.功能性消化不良2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4,25(03):637-639.

[3]邹多武,许国铭.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华消化杂志,2015,06(11):2687-2689.

[4]李梅香,万予新,马振武.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08(01):36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