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分析与研究

谢维维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城市的功能正不断趋向多样化,这也对其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作用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相关设计思路和方法,给出综合化、区域化、长期化原则以及不同植物搭配、层次错落设计等具体措施,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滨水植物景观;生态价值;区域化;错落设计

前言

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属于一项综合性工作,强调利用城市的水体环境,通过人工改造的方式,进行景观种植和设计,提升城市以及水体观感、生态价值。我国城市数目众多,相当一部分城市建设于水网密集的区域,这为其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提供了良好条件,对上述内容加以分析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作用

1.1观感提升

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理想的宜居性,宜居性考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则是观感。利用城市水体环境进行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可在现有基础上使城市观感得到有效提升。如福建省福州市马洲河、半阳亭河、阳岐河河道改造工程,工程启动前,多条河道因工业以及周边生活污水的污染存在黑臭水体,且河岸侵蚀问题突出,观感极差。改造过后,利用植物进行固堤,通过生态改造恢复了河道基本功能,黑臭水体问题也得到解决,可视作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成功范例。

1.2生态价值

水体的生态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利用自然水体进行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时,也应首先考虑其生态价值。包括水体环境和河岸植物之间的水陆小循环、水体与城市生活的循环、河岸植物和城市生活的循环等,这些循环本质上都可视作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生态价值的体现。如城市夏季的热岛效应,大量热量被建筑吸收,晚间又快速释放,导致较大的昼夜温差和不适感。滨水植物景观的存在,可以提升城市吸收热量的能力,降低城区内温度,控制热岛效应、提升宜居性。

2.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思路

2.1综合化

综合化,是指在进行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时,考虑城市长期建设、规划,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景观种植设计各方效益的提升。如某城市近年来经济上活力较强,未来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都会持续提升,在进行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其长期适用性。首先做好大范围规划,将高大植物的种植作为重点,以避免城市改造时频繁进行树木的二次栽种。当城市拥有一定的植物环境基础时,则应加以利用,包括各类灌木、草地等,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种植设计即可[1]。

2.2区域化

区域化是指在进行大规模进行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时,将整体工作分为若干部分,在统一的设计原则下分别进行种植建设工作,一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便于各区域结合自身特点,提升景观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如某城市规模大,河流穿过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且不同区域内,河流的水文信息也存在差异。可将设计工作按河流流经区域的差别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独立进行设计,给出原则为高大树木、灌木和草皮搭配。居民区、水流缓慢的区域以灌木和草皮为主,工业区、商业区则应重视高大树木应用,更具针对性的满足各区域对生态、观赏价值的要求[2]。

2.3长期化

长期化,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证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长期价值,避免重复建设。如德国汉堡等地,在进行易北河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时,重点发挥了易北河北方人口相对稀少的特点,大规模进行河道周边的绿色植物建设,利用大量数目进行固堤,同时利用灌木和草皮等进行装点,任其自然生长以保证河道的生态性[3]。我国深圳南澳河治理也带有类似特点,着眼于景观建设的长期价值,以提升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方法

3.1不同植物搭配

植物的混合搭配,是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基本方法,强调利用不同植物在观感、生态方面的不同作用,提升景观种植设计的多样性。如河流穿越城区的大部分区域,且当地降水较为频繁,应首先考虑河水对河岸的冲击侵蚀作用,建议使用高大树木进行护堤,以灌木作为城市生活区域和景观区域的隔离带,以草皮和其他草本植物作为河道周边的点缀,并提升河道总体观感。

在种植的过程中,一般采取高大树木优先、灌木/草本植物其次的原则,树木栽种的间隔,要求在4-5m左右,待树木成活后,于景观河道两侧栽种乔木或者灌木,必要时应进行修剪,使其呈现为球形等规则外形,以免影响两侧的正常城市活动和整体美观度。草本植物的应用主要包括草皮和花卉,草皮的种植,以草籽播撒方式为主,选取生命力较强的草籽,直接播撒于河道两侧。花卉的种植取重点突出基本原则,以100-200m为间隔,选取1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进行花卉的种植,应在春末进行播种,以保证存活率。一个月后,视草本植物的成活情况进行二次补种,仍不能存活的区域,于次年进行种植。

3.2层次错落设计

层次错落设计可提升滨水植物景观的观感,该方法的核心包括色彩错落和高低错落两个方面。色彩错落,是指在进行滨水植物景观种植的过程中,设计不同颜色间隔出现的效果,如河道两侧首选草本植物点缀,河道外围5-10米,应进行高大树木的种植,利用树干、树荫等实现色彩变化,避免观感上的单调。靠近城市活动区域的一侧,可依然应用草皮、花卉进行装饰和隔离,也可以应用灌木作为分隔的标志,使景观区域和生活区域在色彩上对比鲜明,如果河道两侧的景观带宽度较大,应在两侧选取能够体现色彩变化的植物作为对比,一般以鲜明的花卉为主。高低错落上,取树木、灌木、草本植物相间的原则,在滨水植物景观种植时做好规划设计,树木和灌木均取规律分布的方式,成排、成列出现,草本植物则随机分布,景观建成后不会出现观赏单一的问题,生态价值也得到了保证。如果河道宽度大,灌木的分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将其随机分布于河道各处位置,形成接近自然状态的设计效果。

3.3多元化功能实现

多元化多能主要包括观赏功能、生态功能两个方面,此外不同区域还可以结合自身需求使景观具有更多的延伸价值,如作为自然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上述功能的具体实现,借助两个途径,即重点要求的突出、辅助功能的兼顾。重点要求是指建设区域对滨水植物景观种植的基础需求,如建设于城市商业区内的景观,主要作用体现在生态价值方面,观赏价值处于辅助位置,在设计上,应优先考虑应用具有强生态价值的植物,如生命力强、较高大的木本植物等。

设计在城区外围的景观,其观赏价值同样较小,以生态固堤为主进行植物种植设计即可。辅助功能则借助大范围的植物种植实现。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区域对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均较为重视,如居民小区,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考虑结合建设地点的基本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处理。如小区周边存在大量的低矮灌木,可不再进行灌木种植,适当补充数目和草本植物即可。多元化功能的实现是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关键环节,应作为相关工作开展的核心途径。

总结

综上,城市滨水植物景观具有神态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元素之一。思路上看,要求植物景观种植设计能够发挥综合作用,并结合区域特点,具有长期性价值。具体方法上,考虑到.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多样化要求,应强调不同植物搭配,做层次错落设计,实现其多元化功能,为城市建设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霍海鹰,郭琳,许勇.“城市双修”下邯郸主城区公共参与式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9):191-192.

[2]赵培培.高寒地区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佳木斯市王三五河滨水植物种植设计解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4):216.

[3]高梓洋.浅谈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以东营市东一路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为例[J].林产工业,2015,42(08):5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