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视化运维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视化运维技术研究

杨建中王磊时冬梅

(国网南阳供电公司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特征,分析了SCD应用现状,阐述了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展示了基于全模型SCD的可视化运维效果,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配置方案,介绍了基建依托工程的基本应用模式,对于未来智能变电站基于模型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视化运维技术研究

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核心SCD的特征,针对二次系统运行维护的关键技术问题,探索“图实相符”的可视化运维技术方案,以便为基于SCD的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1IEC61850标准工程应用分析

1.1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基本特征

智能变电站有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最大差异在于用变电站配置文件SCD描述变电站二次系统之间的信号关联关系,通过工程配置工具及IED配置工具,完成二次系统信号关联的工程配置,SCD文件涵盖二次系统的虚端子、虚回路信息,通过装置配置工具配置形成每个装置的CID文件。由此可见,SCD的应用构成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关键。

1.2面向对象的信息描述机制

SCD文件基于IEC61850标准体系,体系极为庞大,架构设计上又极其灵活,其核心思想是面向对象建模。IEC61850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机制,信息具有自我描述特征,可实现工程应用的互操作,乃至“互换性”。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起开始组织编写《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从继电保护专业领域规范了IED相关模型的应用要求,满足了“互操作”要求。因此,对于IEC61850标准的实例化要求是推进智能变电站“互操作”及互换性的关键环节。

1.3SCD工程应用现状

由于IEC61850标准主要是从通信机制上体现信号关联性,强调逻辑链路,弱化网络设备。由此,带来了二次系统模型描述机制上的不完整性。二次系统中的物理维护对象和操作对象缺乏有效的模型描述方式,如IEC61850标准Ed1.0没有交换机模型,也没有连接光缆、软压板等模型。这样,就无法实现基于模型的可视化应用。

因此,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由于SCD模型文件的不完整,并没有实现面向对象的信息应用。基本上将IEC61850标准等同于通信规约,应用效果类似常规综自站的IEC61870-5-103。

2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1完善SCD建模机制

现阶段SCD文件中模型不完整,如没有系统描述文件,缺乏一、二次关联模型,没有过程层交换机模型等,无法实现基于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维护对象和操作对象模型化描述的可视化应用。因此,需要根据工程应用要求,从二次系统运行维护、检修操作、故障分析的视角,规范建模原则,补充必要的模型,为构建基于“源端数据维护”信息应用机制奠定模型基础。

2.2“图实相符”的可视化

作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载体,SCD文件通过XML格式描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其展现模式与常规综自保护二次回路图形态上差异很大,专业人员很难直观上依据保护专业技术领域知识把握SCD文件的核心要素。因此,需要在全模型SCD基础上,通过建立通信物理连接与逻辑链路映射,及链路与功能回路映射,采用图模映射技术,实现“图实相符”的可视化运维。

2.3基于模型的智能运维

在构建全模型SCD后,信息具备了“自我描述”特征。由于不同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已经在SCD模型中清晰定义,因此,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可实现实时报文与模型的匹配,实现基于模型的智能运维。如二次系统异常智能诊断,检修安措可视化预演,电网故障智能分析等,可极大地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维护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变电站无人值守”、“调控一体化”、“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持。

3SCD完整建模技术路径

3.1一次系统建模规范

SCD文件基于IEC61850标准体系,IEC61850体系极为庞大,架构设计上又极其灵活,如变压器模型PowerTransformer对象可以建在Substation、VoltageLevel或Bay对象下面。

因此,需要从应用层面规范一次设备建模原则,补充SSD,因一次设备模型没有母线类型,母线对应的连接点ConnectivityNode对象的命名应以“BUS_XXX”形式表示,以便于为“源端数据维护”模式的应用奠定模型基础。

3.2一、二次关联模型

逻辑节点LNode可以挂在几乎任何标签下面,因此,为了让SCD模型文件能够描述一、二次设备的关联信息,需要进一步细化LNode配置到Substation分支下各个标签的详细规则。

鉴于在配置一、二次设备之间的关联模型时,以逻辑节点LNode为单位进行配置粒度过大,因此可以通过语法扩展方式,在LNode标签中扩展desc属性进行配置,来满足一、二次模型关联需求。

3.3二次系统模型完整性

如前所述,IEC61850标准强调通信链路,弱化网络设备,如没有过程层交换机模型、连接光缆模型。此外,国内特有压板模型在IEC61850标准中也是缺乏的。整个二次系统没有完整模型支持,需要补充交换机、压板、连接光缆等模型,以构成二次系统完整的模型描述机制。

需要构建逻辑链路与物理链路的关联关系,如用<PhysConn>标签描述逻辑通信链路与物理光缆、物理光口之间的关系;定义通信端口模型,在<Substation>分支中配置相应的<Function>标签,然后在该标签下层配置描述通信端口状态的相应LN;将交换机作为一个物理设备,建模为一个IED对象等。

4可视化运维

4.1变电站全景可视化

在完成SCD全模型建模后,可以采用图模映射技术,实现逐层可视化展示。第一层为变电站单线图,展示全站一、二次设备状态信息,在任何间隔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实现报警,提示运维人员处理。

4.2逻辑链路与功能回路关联可视化

通过逻辑链路与功能回路的映射机制,实现光纤中GOOSE链路及各链路通信状态,与二次功能回路直接对应。

4.3基于保护二次原理图可视化

在上述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以保护装置本身为核心,实现交流环节、控制回路及启动(闭锁)回路等关联关系的完整展示,以便于从应用层面上屏蔽IEC61850标准的复杂性。

5小结

随着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大量应用,其在工程应用上的不足也逐步呈现。IEC61850标准采用SCD文件构成了变电站一、二次拓扑及二次系统的关联关系,由此,SCD构成了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的核心,二次系统“黑匣子”特征印证了SCD应用模式与常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根本性差异。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基于全模型SCD实现“图实相符”可视化运维的技术方案,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信息流优化方案,为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效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峰,吴振杰,牛强,梁经宛,赵宝.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集成测试平台设计[J].电气应用,2015,04:25-29.

[2]王宏伟,郑运召.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在线监测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5:121-123.

[3]刘涛,王寿星,黄兴,张建民.智能变电站虚拟二次回路可视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5:191+193.

[4]严浩军,姚勤丰,许欣.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研究与应用[J].浙江电力,2015,09:6-9+33.

[5]陈桥平,纪陵,李一泉,陈志光,姚亮,李楠,张哲.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自动关联技术研究与应用[J].广东电力,2015,12: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