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调查与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调查与心理护理

陈远珍

陈远珍(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四川雅安625000)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情况与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在我院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32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无望感、孤独感、不合作以及缺乏配合知识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情况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气管插管心理调查心理护理

气管插管之后,尤其是置入了带气囊型的导管,病人发音受到限制,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出现障碍,此时,会造成病人内心非常的恐惧及不安,心理层面出现系列反应。所以,对此类病人,更需要做好护理工作,现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在我院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320例进行调查分析以及心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20例,均为2010年12月至2011年在我院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男204例,女116例,年龄6~81岁,平均53.4±3.3岁。插管原因:手术164例,复苏22例,呼吸衰竭134例。插管时间:46min~170h。

1.2方法

统计分类进行,分类的依据为患者的性别、年龄、具体插管时间等,对当前所有的“护理诊断”对应的具体项目中和气管插管之间有关系的心理、社会问题予以对应的分析。同时对病人进行具体的观察,观察出了语言,病人其他的交流方法和交流状况,与家属之间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拔管之后,对患者进行具体的调查,借助于患者自己的回忆,进行表格项目的直接性选择,进而获取资料,予以总结、统计并进行具体的分析。

2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无望感、孤独感、不合作以及缺乏配合知识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不同时间段患者的心理诊断情况

3讨论

3.1心理调查情况分析

调查的患者一共有320例,这些患者全部进行了气管插管,主要的调查层面为社会、心理角度,这些患者在心理护理诊断层面,最突出的心理表征可以分解为八个方面“恐惧、孤独、焦虑、抑郁、无望、用语言交流存在障碍、对治疗不予配合、对病情缺乏了解”。统计分析告诉我们320例患者全部存在语言交流层面的障碍,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他们感觉到非常的焦虑和恐惧,并且伴随出现了抑郁症状,50%以上的病患对病例知识没有科学地了解,所以对插管拒绝,并且存在自拔导管这个层面上的具体倾向。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将这些问题解决,那么治疗病情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这些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给予心理护理。

3.2心理护理措施

3.2.1手术前心理干预

(1)在进行手术之前的1天和手术实施前的30分钟,对患者从心理层面予以具体的干预。向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解释为什么插管、插管有什么具体的好处、让患者对病情能够有更加科学地认识、让患者对气管插管进行更好地了解,消除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焦虑心理反应,得到患者对于治疗的支持,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1]。(2)对选择全身麻醉的方法也要进行说明,明确告知患者这种方法的优点以及对患者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停止麻醉后,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表现,麻醉初醒后,患者容易产生的内心恐惧感、焦虑感,而短时间内出现的躁动不安容易让患者的血压出现升高,患者的心率呈明显的加快,患者手术的地方有出血症状,气管导管出现意外性的脱出等,如果情况非常严重的话,就需要选择用大量药物进行治疗,将恢复期延长,情况如果更加严重的话,患者的生命可能出现危险[2]。

3.2.2全身麻醉恢复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对患者进行专人看护,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面部表情的改变、手指头出现了活动,这就告诉我们患者已经到达了麻醉恢复的具体期间,在这个时候,更要对患者加强监护,守护在患者身边,呼唤名字,从心理层面予以干预,告诉患者手术已经成功,目前位于麻醉恢复期间,同时尽可能多的与患者进行具体的交流,将手术之间已经告诉过患者的内容进行多次的、重复告知。指导患者一定不要急躁,对于进行气管插管予以原因的告知,鼓励患者越过各种不适的表现,希望有助于气管的早日拔除,借助于启发,让患者更好的恢复自己的记忆,让患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情绪得到很好的控制,让患者能够与护士之间实现更好的配合。如果确有必要,还要对患者予以约束,避免出现自行拔管现象。交流的过程中,态度要尽可能的和蔼、温柔,让患者能够不反感,让患者能够更好的度过麻醉恢复期。

参考文献

[1]刘新.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2]张凤侠.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