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毕丽辉陈颖谢晓艳孙爱民

毕丽辉陈颖谢晓艳孙爱民(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164200)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341-02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局部注射浸润麻醉;麻醉准备;吸引器准备;常规手术器械和特殊器械的准备;术前要配备必要的抢救用药、可变换体位的多功能手术床和方便的通讯联络设备;配合鼻内镜手术麻醉时对手术护士的特殊要求;所有经熏蒸或浸泡的器械在使用前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巡回护士提前到位,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各条线路的连接方法,并能排除仪器的常见故障。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护理

鼻内镜外科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个缩影。我国的鼻内镜外科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鼻内镜发展到今天,手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延伸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诸多领域。

一、适应证

随着内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内镜已不只限于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性疾病,借助鼻内镜检查还可以发现和治疗隐蔽型真菌病、咽囊炎、咽鼓管阻塞或分泌性中耳炎等。而且适应证已扩展到眶尖、眶内及颅底区域等。

1.鼻中隔矫正术。

2.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手术。

3.鼻窦囊肿摘除术。

4.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

5.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

6.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7.眶爆裂骨折的治疗。

8.经鼻眶减压术。

9.经鼻视神经减压术。

10.经鼻脑脊液漏修补术。

11.鼻出血。

12.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13.鼻窦异物取出术。

二、腔镜设备与器械

1.设备鼻内镜手术设备包括监视系统、图像存储系统、视频转换器、各种角度的内镜、冷光源、导光纤维光缆、视频彩色打印机、录像机、全自动无损伤电动切割机。

2.器械包括筛窦钳(分别为0°、45°和90°钳)、不同角度和规格的咬切钳、不同角度的咬骨钳、成人及小儿用反张咬骨钳、不同角度和不同张开方向的上颔窦组织钳(也可用于额窦开放手术)、不同角度吸引器头、镰状刀和刮匙、上颌窦开窗器等。

3.消毒方式鼻内镜是一种光学器械,不能采用高压灭菌法。而戊二醛长时间浸泡,可使鼻内镜的衔接部分发生退化,缩短其使用寿命。环氧乙烷灭菌法是鼻内镜消毒最为理想的方法。放置时应注意鼻内镜的镜体不要与其他物品发生磕碰而损伤镜体。

4.仪器操作技术

(1)内镜、手术器械和电视监视系统均属精密贵重仪器,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仪器及器械有效和正常地工作。因此应有专人保养,专柜保存,定期清点整理,以免损坏。

(2)内镜要轻拿轻放,谨防碰撞,摔落。光学镜头用擦镜纸擦拭,并用软套管保护。

(3)光源导线内为光导纤维,最忌折断,使用时应避免强行扭曲。

(4)应把光源放置在通风的位置,最好不要将其放置于金属匣中或与其他仪器重叠在一起放置。这些都不利于散热,将影响仪器的寿命。

(5)手术时将全自动无损伤电动切割机的刀头深入术区内,刀头可以将肿物吸入刀头远端的开口内,由于内刀片转动,吸入的组织立即被切碎并吸走。通过刀头侧面的开口可以控制组织切除范围,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小到最小的程度。由于有连续的吸引装置,还可以随时将血液吸净,保证连续操作。

三、基础操作

1.麻醉鼻腔镜手术视手术创伤大小、病变程度和范围及患者耐受程度,可选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多选用2%利多卡因10ml内加2滴肾上腺素,或浸有1%丁卡因内加3支肾上腺素的混合液棉片填浸鼻腔黏膜表面,达到相应的麻醉效果。对于较复杂创面较大手术以及小儿手术等,则选用全身麻醉。

2.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头垫并略偏向手术者,手术者站在或坐在患者的右侧,助手站在或坐在患者的左侧,也可采用半坐位。颌面部及鼻前也以75%乙醇消毒。

3.切口做鼻中隔手术者,常规于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前2mm“L”形切口。

4.用物准备

(1)器械:鼻内镜基本器械、鼻内镜补充器械,活检钳。

(2)敷料:敷料包、大孔巾、手术衣。

(3)特殊物品:1%丁卡因、球后针头、防雾涂剂或温生理盐水、鼻棉片、膨胀海绵(术后填塞用)、金霉素眼膏、庆大霉素。

四、手术护理要点

1.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后,必须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即使在全麻时也做局部浸润,有利于减少出血和操作。

2.鼻内镜手术创伤刺激较一般手术为轻,所以它对镇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术中为保证患者制动,麻醉一般选用短效的肌松剂。

3.鼻窦、鼻腔血管丰富,手术有时出血量较大,而且渗血多时会使手术野对手术产生影响,在麻醉苏醒拔管时可能引起误吸,所以一定要把吸引器准备好,而且在患者清醒后须确认手术部位无明显渗血时方可拔管。

4.优质和品种齐全的器械组合是成功开展鼻内镜手术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除常规必备的手术器械外,应根据患者的病变特征和部位,准备一些特殊器械。

5.鼻内镜检查中和术后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局部麻醉剂过敏、昏厥等。因此,术前要配备必要的抢救用药、可变换体位的多功能手术床和方便的通讯联络设备。

6.配合鼻内镜手术麻醉时对手术护士的特殊要求巡回护士要严格区分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剂,做好标记以示区别。如在盛放表面麻醉剂丁卡因的药杯内放置棉片,在盛放浸润麻醉剂利多卡因的药杯内放置针头。

7.所有经熏蒸或浸泡的器械在使用前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减少化学药品对患者组织的刺激,如器械可高压灭菌时,应首选高压灭菌。术后器械要彻底清洗保养:一般是先用清水洗,再用蒸馏水洗,关节处尤为重要。管腔内不要存有积水,晾干或擦干,然后上油。

8.巡回护士提前到位,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各条线路的连接方法,并能排除仪器的常见故障。术中应严密观察手术进程,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应付,及时准确地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裴红英,周静.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术期护理期刊.首都医药.2010年第06期.

[2]吕茜,刘肖.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期刊-核心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06期.

[3]董艳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研究期刊中外医疗.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