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出发探讨中风病的临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从《伤寒论》出发探讨中风病的临床

王磊

王磊

(山西中医学院在读研究生030024)

【摘要】《金匮要略》重在论述内伤杂病,中风病属于其中之一。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提出中风病名,并提出中风病的“四分法”,但并末针对“四分法”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风病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对其所处的不同阶段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难以一概而论。所以仲景只留下了一个“四分法”的框架,给后人留下了充分发挥的余地。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利用“四分法”指导我们对中风病进行认识呢?《伤寒论》重在论述不同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机理,而对疾病本身的种类区分不是很明显。换言之,《伤寒论》可以用于分析世间的一切疾病,中风病也不例外。《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源于《伤寒杂病论》,为仲景所著。其中的思想表述,条文之间的互文见义,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很多相通之处。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伤寒论》的优势,用《伤寒论》丰富“四分法”的框架。《伤寒论》中诸多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的认识,与中风病所处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颇有相似之处,而《伤寒论》中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治则,可以极大的丰富中风病的“四分法”,对其在临床上发挥对中风病的指导意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中风伤寒临床

【中图分类号】R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70-02

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指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后世称之为中风病的“四分法”,成为中医认识中风病的基石。仲景很巧妙的将中风病按照表里、浅深、轻重的不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成为人们对中风病认识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中医内科学》中将中风病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的临床表现以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斜、半身不遂为主。中脏腑又有闭证和脱证之分。闭证的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和阴闭之分。①阳闭—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②脱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3]。

《金匮》重在辨病,《伤寒》重在辨证,《伤寒论》中诸多症状的描述确与中风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颇有相似之处,笔者试详加论述如下:

1表虚—中经络

《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指出“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上述两条条文中描述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脉迟”与“脉迟而缓”、“外未解”与“身痒而瘾疹”、“其身必重”与“邪气中经”、“胸满而短气”与“短气,腹满而喘”,其中或直接表述相同或意思相近,均为中经络的表现。此时解表即可解在经络之邪。

2表虚里实—介于中经络与中脏腑之间

《伤寒论》第217条中的“汗出谵语”可认为是入脏腑轻症,同样有大便闭。第218条中的“语言必乱”为“谵语”的前期表现。“谵语”、“大便难”等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汗出过多而致“津液越出”,出现“表虚里实”与“此为风也”有关。此时应先解表以除经络之邪,完全入里之后只有入脏腑的表现时再攻里。

3里实—入脏腑

三阳总属六腑,六腑终归阳明,以“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脏腑实症之“神昏谵语”与“不识人”之意相近。具体作如下分析:

3.1腑实

《伤寒论》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此条描述与阳闭相近。“发则不识人”表明邪入于腑,“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独语如见鬼状”表明有神志和意识的障碍与中风病的神昏表现大同小异,更可贵的是条文说明由“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以致不大便十余日发展而来,为四分法提供依据。“脉弦者生,涩者死”是用来判断津液是否内竭,以决人死生,与脏腑气机的入降功能,使阳气回归六腑化生浊阴(津、液、溲、便)理论一致。还有仲景认为“微者,但发热谵语者”为剧者表现之轻症,可进一步发展为剧者的表现。

3.2脏实

阳明腑实症(六腑的实症)进一步发展会波及五脏,而有“结胸症”与“藏结”的出现。《伤寒论》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从此条可看出腑实延及五脏出现“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可作为腑实及脏的依据。结胸症还有“心中懊恼”、“短气躁烦”、“项强如柔痉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则死”、“烦躁者死”等描述,其中均可看到脏实的影子。

4里虚—入脏腑

三阴总归五脏,吐利之症,多见于三阴。如太阴之“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之“下利,便脓血”与“吐利”之症不胜枚举;厥阴之“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邪入五脏或三阴,均有津、液、精、血等精微物质通过上窍或下窍的丢失。入脏出现“口吐涎”、“下利便脓血”、“舌难言”、“唾脓血”、“梦失精”等症状时,能够及时运用“乌梅丸”、“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麻黄升麻汤”等方剂有效的防止精微物质进一步的丢失,方为上上之选。

5里虚兼里实

《伤寒论》第129、130条:“何为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此两条描述与阴闭症状的描述相近。“时时下利”表明有精微物质的丢失,“其人反静”与“静卧不烦”相同,“舌上白胎滑者”可看出“痰涎壅盛”,“难治”与“不可攻也”表明“虚中夹实”,不可单纯补虚或泻实。《伤寒论》第167条“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由以上三条中的“难治”、“不可攻也”、“此名藏结,死”可看出“藏结”的愈后不好,与中风病的阴闭或多或少有所关联。

6表里虚实错杂—脏腑经络均有

《伤寒论》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此条中的“腹满身重”表明邪在于经,“难以转侧”与“半身不遂”、“口不仁,面垢”与“僻不遂”表述相近,“谵语”表明神昏,“遗尿”表明有小便失禁。表现既有中风病在经络的表现,也有入脏腑的表现,可谓表里虚实错杂,脏腑经络均有,仲景首冠“三阳合病”。

由以上分析可见:《伤寒论》中诸多条文确可用来分析中风病,可以极大的丰富“四分法”的框架,值得后来学者深入研究,将其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