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夏枯草膏在颈淋巴结核肿块热敷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自制夏枯草膏在颈淋巴结核肿块热敷中的应用

杨启平刚永桂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夏枯草膏在淋巴结结核肿块热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3月60例颈淋巴结结核,均为结节型,根据病史、穿刺病理等明确诊断,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将自制夏枯草膏在淋巴结结核肿块上进行热敷。结果:治疗组淋巴结结核较对照组疗效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热敷直接作用于肿块部位改善局部血流,易于抗痨药物的吸收,促使炎症消散最终达到了治愈。结论:使用夏枯草膏给淋巴结肿块患者进行热敷,在治疗和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能在较短时间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存性和信任度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可院外自行外敷操作方便,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淋巴结核;自制夏枯草膏;热敷;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07-02

淋巴结核属中医‘瘰疬’、‘痰核’范畴[1],是肉眼可见体现于肌表的毒块组织,毒块增大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干酪样脓液,中医称之谓老鼠疮。淋巴结结核主要侵犯颌下及上颌附近的淋巴结,目前临床上治疗十分棘手,虽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模式。根据局部症状及病理类型淋巴结结核可分4型,为结节型、浸润型、脓肿型、溃疡型在全身抗痨治疗基础上[1],后三型以切开引流、局部注药、换药为主,结节型淋巴结结核,因肿大的淋巴结有完整的包膜,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药物很难穿透包膜在肿大的淋巴结组织中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全身化疗效果不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存在手术后切口反复不愈,还会引起继发性感染。因此要提高肿大淋巴结组织中药物浓度,必须加强局部给药,才能提高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3月60例病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在35±12岁,均为结节型淋巴结核,两组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治疗组30例,合并肺结核16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例,对照组合并肺结核12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8例。两组无严重并发症,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治疗组在常规HRZE四联抗痨基础上,予以夏枯草膏外敷每日1次,总疗程为1月,对照组为常规四联抗痨,两组抗痨方案均为6HRZE/6HR,3月后观察疗效。

1.2方法

(1)自制夏枯草膏将夏枯草、白芨、猫爪草、白芷、黄精、紫草、乳香、没药等中药磨粉[2],辅以蜂蜜,熬制成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2)将药膏均匀涂抹在两层敷料上厚度约1公分含膏药约18克,大小根据肿块面积而定,清洁肿块皮肤将微波炉加热过的药膏贴于肿块上面并在未放药膏的一面盖一层塑料薄膜,1日1次,注意热敷时保证皮肤完整防止感染。(3)治疗最佳治疗时间在30~60分钟,这是因为热敷产生的热量需要大约15分钟才可以传递到体内发挥治疗效果。(4)使用暖宝宝放于敷料上以保证温度在50度左右或不烫皮肤为宜。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4疗效评定标准[3]

(1)显效: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2)有效:颈部淋巴结肿大缩小>1/3;(3)无效: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改变或有脓肿、溃疡形成。

2.结果

3月末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对于已形成淋巴结肿块结节型而未溃烂者的患者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夏枯草膏进行淋巴结肿块热敷,内服外敷相结合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临床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

表13月末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3.讨论

结节型淋巴结结核部分患者完成抗痨疗程后,肿物仍持续不消,造成二次反复几率高,即使行手术治疗,伤口持续难愈,给患者造成严重心理和精神负担,自制夏枯草膏具有抗痨、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热敷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减轻疼痛,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4],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促使炎症消散。早期使用可消肿散结,防止破溃窦道的形成。使结节型淋巴结肿物逐渐缩小,并改善局部血流,易于抗痨药物的吸收,最终达到治愈。其价位便宜、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存性和信任度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主编.新编结核病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30-333.

[2]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8-259.

[3]刘定安,唐安琪等,内消丸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6(20):47.

[4]李志庸,张国骏,主编.本草纲目大辞典.山东:山东科学出版社,2007,1005.